國民黨靜的出奇

國民黨靜的出奇

但如今國民黨接連在2014、2016年二場大選中潰敗,卻異於往常的冷靜。支持者失去熱情來指責某人需要負責,當權者缺乏承擔的勇氣,敗選者選擇低調吞下結果,僅存勝選者還沒有從驚險中回神。最後都歸咎這是一場國民黨的『大海嘯』以天災帶過。 國民黨檢討報告出爐的中常會,代理黨主席及多位中常委請假未出席,檢討報告只有六頁,首先指出是馬政府八年執政未獲得認同,而周子瑜事件是壓垮黨的最後一根稻草。國民黨黨中央避重就輕的態度十分明顯,如果由區域立委參選人寫出的敗選檢討報告恐怕會有天攘之別,如果這一場天災,如今這群『災民』卻異常冷靜。 2014年敗選後最終馬英九還是辭黨主席,2016年敗選後朱立倫迅速辭黨主席,隨黨主席請辭,承擔所有敗選的責任。事後對敗選的檢討、或反省也輕描淡寫隨著銷聲匿跡,緊接是黨主席的改選,競選的風波一波波自然就會掩蓋敗選的問題,似乎新的黨主席上台就代表所有問題也將迎刃而解。 唯一呼籲改革者落在年輕世代的身上,似乎只剩下四人代表三個聯盟,不斷出席各政論節目,提出改革的方案,都聚焦在黨主席的選舉,但彼此之間卻互相攻擊,互相指責各有背後代表的舊勢力,最後只舉辦一場黨主席選舉『主席給問嗎?』會是這樣收場? 國民黨最有實力者,就是這次參選區域立委的戰將,然而勝選的區域立委20席,雖然贏的驚險,但卻沒有勝選的喜悅,更沒有批判『國民黨問題所在』。其他敗選的區域立委也敗得不清不楚,只能歸於蔡英文旋風所及,而落敗者是欣然接受敗選的結果?還是因為選戰聲嘶力竭,力氣用盡,現在只剩氣若游絲,無力批判?只有丁守中嚷嚷幾句,指責黨工輔選不力,就消聲匿跡。 國民黨35席是最大反對黨,在媒體與議題如今卻不如只有五席的時代力量。王金平等地方派系集體展現,不批評、不發聲、冷靜低調觀望態度。是黨員結構無力決定黨主席的人選?還是被動等待國民黨新領導人的產生,確定黨的未來方向?再決定集體的動態? 國民黨雖然沒有大鳴大放的氛圍,但黨內還是有些自走砲,現在不只是國民黨沒有風暴,連茶壺裡的風暴也起不了風浪,這是暴風雨前的寧靜?這股寧靜的詭局安靜地令人出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