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樂壇歷史廻廊】豎琴及其在台灣的發展 (上)

【台灣樂壇歷史廻廊】豎琴及其在台灣的發展 (上)

前言 台大論文造假風波延燒迄今未息,引爆學術研究危機。其實這只是台灣學術教育界腐敗的冰山一角而已,實則抄襲、造假、攔功掠美,處處可見,已達百弊叢生的境地。這一切都導因於著作論述欠缺學術研究道德倫理,治學不嚴謹之故。筆者受害實例一則敍述於下: 某校音樂系碩士在職專班音樂教育組(96)王姓研究生,主修樂器為豎琴。撰寫碩士論文設定題目為「台灣豎琴音樂教育的歷史發展開端」。在著手撰寫前,開始搜索資料時立刻就遭到困境,發現搜遍圖書館、網路與新舊報紙媒體,找不到一星半點與設定的論文主題相關的資料!恐慌之際,無意間發現屏東縣文化局2001年3月1日出版的《文化生活》雙月刊(第四卷第四期)有一篇〈樂隊的寵兒,理想的家庭樂器——豎琴及其在台灣的發展〉,作者陳義雄。因為豎琴在台灣從無到有,筆者(該文作者)為創始推廣者,掌握豎琴在台灣發展全程,擁有原始第一手資料證物;這也是何以該碩士研究生辛苦搜索,尋獲的唯一一篇文章之故。該文內容完整詳實,圖文並茂,附有第一手原始資料憑證。 該研究生如獲至寶,狂喜持文往見論文指導教授。教授是筆者舊識樂友,且基於幫助學生完成學業之心意,在簽下一紙完整歸還資料的切結書後,筆者無條件提供給該研究生寫作論文所需的圖文資料證物,以及筆者增加更豐富完整內容,新近發表於《謬斯客古典樂刋》第14、15期(Nov.& Dec. 2007)上、下二篇論述豎琴在台灣的發展之文章,供其寫作碩士論文引用。 該王姓研究生於2008年獲得碩士學位後,如約送還全部借用的資料,以及一册碩士論文的復印本。 因為筆者以為該碩士論文必定會全部引用筆者發表之文章為寫作論文的主幹,運用筆者提供的原始資料、證物為論述之佐證,所以毫不在意,沒有審閱就把復印本置放在書架上。 2016年3月11日,應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謝政諭院長邀請,在國際會議廳演講。因為講題內容,部分涉及豎琴在台灣的發展,而在行前突然心動,翻閲了一下該碩士論文復印本,駭然發現該碩士研究生竟然不加查證,沒有立論資料佐證,僅依據設立音樂教室招生謀利的樂器商信口胡謅,就把他列為豎琴在台灣的創始推廣者!令人抱憾的是論文指導教授和三位考試委員竟然也沒能糾正,任令過關!是學識不足?或是治學不嚴謹?亦或是私心自用護航過關?! 該重大缺失的碩士論文電子檔案,己授權國家圖書館及該碩士畢業學校圖書館上網供後續研究生寫作參考引用,勢必遺誤學術研究。思之再三,補救之道唯有補充資料,再度執筆撰寫豎琴在台灣的發展歷程,導正誤失。 高雅美麗迷人的豎琴 豎琴(英文Harp,法文Harpe,德文Harfe;義、西文Arpa)在近代所有重要絃樂器中,可能是歷史最悠久的古老樂器。據西洋文化發源地埃及,從其古代遺留下來的雕塑壁畫上,考證得到的結果和記載所知,這件樂器遠在西元前三、四千年即已有之。而約在拉美西斯二世時代(約西元前1303年至西元前1213年),豎琴就非常盛行,成為宗教儀式和宮廷宴會上不可或缺的樂器了。 傳說豎琴的發明是由射箭而來:「箭發弦鳴,遂悟及產音之妙,乃製此琴。」在埃及風行了一段時間,經過多次改良,便產生了一種叫做「蒲尼」(Buni)較進步的豎琴,己具有近代豎琴的雛型;大型的須站立演奏,小型的則可以坐著彈奏。大約西元前一千多年時,大衞王與所羅門王,以音樂為宣揚聖道的工具,努力倡導音樂的結果,䝂琴便傳入猶太民族,在亞歷山大時代又傳入羅馬,而在12世紀已傳遍歐洲大陸。由於遊吟詩人、愛情歌者的使用,使豎琴達到了最高境界,在16、17世紀,豎琴的演奏成為高雅的音樂。 19世紀在豎琴的下方添上踏板(Pedal),使各弦之音得以隨意調高,現代豎琴的形體於焉確定。豎琴經過不斷的改良演進,其功能已迥然不同於往昔了。 1.音樂會(踏板)大豎琴。圖/陳義雄提供 現代豎琴基本造型像一個不正規的三角形。在三角形的框架上,分佈47根金屬絲和羊腸製成的絃,供撥奏。框架下設有7個踏板作為轉調之用。現代豎琴的主體構造,大致與鋼琴相似,音域頗廣大。高級的豎琴框架上塗飾有亮麗的黃金色,並且有精緻美麗的雕刻與彩飾,因此琴貌顯得高貴、輝煌、華麗又雅致,予人肅然而雅美的感受。 豎琴有如珠玉般晶瑩、清越的音質,予人霧樣的美感。擅奏的分散和絃,聽來有溽暑盛夏悶熱,突來陣陣涼風似的舒爽。滑奏(Glissando)則華麗而神秘,又有如行雲流水似的音效。 豎琴名曲 現存最早的豎琴樂曲集是16世紀西班牙的魯特琴演奏家(Lutenist)兼作曲家亨尼斯杜洛薩(Venegas Henestrosa)在1575年出版的《新樂曲集》(Libro cifra nueva)和卡貝宗(Cabezon)家族在1578 年出版的《音樂作品》(Obras de Musica),二曲集都註明partecla harps y vihuela,意即此種樂曲可在如豎琴或比維拉琴(Vihuela)等樂器上演奏。專為豎琴而寫的樂曲,可在17世紀拿坡里樂派作曲家杜拉巴奇(Giovanni Maria Trabaci)的作品中找到。其後,庫倫霍茲(J.B.Krumpholz,1749-1790)、德·瑪林(M.M. de Marin, 1769-1861)均有豎琴獨奏作品。19世紀初期的豎琴名曲,主要產自達維瑪爾(Martin - Pierre Dalvimare,1772-1839)、波薩(Robert N. Nicolas Bochsa,1789-1856)以及巴黎許-阿瓦爾士(Ellas Parish-Alvars,1808-1849)等作曲家,多是應倫敦、巴黎沙龍音樂的女姓豎琴演奏者所要求而寫的音樂。 直到19世紀末,真正深具藝術內涵的美好豎琴樂曲才產生:聖桑斯(Saint-Saens)的〈小提琴與豎琴幻想曲〉、德布西(Debussy)的〈長笛、中提琴與豎琴奏鳴曲〉、拉威爾(Ravel)的〈前奏與快板—豎琴、豎笛、長笛與絃樂四重奏〉(七重奏曲)、盧賽爾(Rousseau)的長笛、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與豎琴之〈小夜曲〉、史密特(Florent Schmitt)的豎琴與絃樂四重奏之〈行板與詼諧曲〉、英基布瑞特(Inghelbrecht)的〈長笛與豎琴-小奏鳴曲〉和〈豎琴與絃樂五重奏〉、馬森(D.G. Mason)為長笛、豎琴與絃樂四重奏而寫的三首樂曲、巴克斯(Bax)的〈中提琴與豎琴奏鳴曲〉,以及美國豎琴家、指揮家、作曲家卡洛斯·薩傑鐸(Carlos Salzedo)的一些豎琴曲子,都是豎琴樂曲中的精品。 而在眾多豎琴樂曲中,最為人所熟知、普受喜愛的,應首推韓德爾的降B大調協奏曲和莫札特的作品K.299號〈豎琴、長笛與管絃樂協奏曲〉了。 樂隊的寵兒,理想的家庭樂器 在樂器群裡,豎琴是一件極為重要的樂器,在近代的管弦樂團中尤為得寵。貝多芬在〈普羅米修斯〉(Prometheus)中引用豎琴,華格納在他的樂劇《名歌手》(Die Meistersinger von Nurnberg)前奏曲中,運用豎琴描繪了青年騎士華爾特(Walther)的愛念之意;在《漂泊的荷蘭人》(Der Fliegende Hollander)序曲,以豎琴道出了荷蘭人渴望解救時的心情;在其空前鉅作,四部連環樂劇《尼貝龍指環》(Der Ring des Nibelungen)中,華格納更動用了八台豎琴來表現他偉大的樂劇,可謂稀世壯舉。 白遼士(Louis Hector Berlioz, 1803-1869)、李斯特,以及許許多多音樂史上永垂不朽的作曲家,也都運用豎琴在交響曲和管絃樂曲中。德布西和拉威爾等大作曲家,更是大量運用豎琴,把豎琴用來作為高標印象主義特色的工具,經常在管絃樂曲中使用二台豎琴,有二台豎琴的樂音。德布西的名作〈牧神的午後〉前奏曲,以豎琴為中心來描寫神秘幻境的曲調,就是一個最佳顯例。 豎琴被譽為「樂隊的寵兒」,在極大部分的管絃樂名曲裡少不了豎琴;缺少了豎琴,樂隊的演奏曲目就要受到極大的限制;缺欠豎琴,林姆斯基-柯薩科夫(Rimsky-Korsakov)的〈天方夜譚組曲〉、斯梅塔納的〈莫爾島河〉無法演奏;沒有豎琴,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劇《天鵝湖》要如何演出? 豎琴也是理想的家庭樂器;它像鋼琴一樣,可以獨奏、合奏(重奏)、伴奏,或是自彈自唱,自娛娛人。甚至在不彈奏時,其精緻、高貴雅美、輝煌的造型,都是客廳裡一件優雅的擺飾,美麗的藝術品。 2.愛爾蘭豎琴。圖/陳義雄提供 3. 維多(豎琴)/洛拉(長笛)演奏會。圖/陳義雄提供 4.美瑞德・狄玪豎琴演奏會。圖/陳義雄提供 5.吳志勒豎琴演奏會。圖/陳義雄提供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