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戰七十年紀念日還是抗日七十年紀念日?

終戰七十年紀念日還是抗日七十年紀念日?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四月底的美國行被視為是亞太區域的大事,不僅此行會宣布美日同盟的防衛新指針,同時泛太平洋夥伴協定(TPP),也預計會在這個美國行出現重大宣布,為年底TPP的全面啟動一錘定音。但除了美日在安保防衛與區域經濟合作議題的宣布外,安倍更受邀對美國參眾兩院同時進行演說,這可是日本首相的首次。這不僅顯示美國對日本的重視,美國對歷史的態度也值得關注。 作為二戰期間殊死對立的兩方,美日在今天卻是最緊密的盟友,日本是美國亞太戰略的關鍵支撐點,日本更把美日同盟視為其外交政策的基軸,馬政府有「兩岸高於外交」,日本卻是美日同盟高於其他對外關係。從敵人變成盟友的關係轉換,被譽為是二十世紀最重要的外交典範。 由於美國國會代表人民,其考慮往往不會基於外交的戰略折衝,而更多反應了國民的基本價值與態度,因此當安倍被邀請到美國國會對參眾兩院演說,時間還選在舊金山和約生效的第二天,這更代表了美國人民對日本國家的態度。美國人民不僅接受日本,歡迎日本,還將日本視為與美國共同打造世界和平秩序的夥伴。更特別的是,這是針對統媒普遍視為日本反動右派代表,搞歷史修正路線的安倍。因此可看出美國對日本的接受,不囿於其領導者二戰歷史觀是否一定跟自己相同,而是將日本視為正常與民主的和平國家,對於其正常選出來的領導者就自然接受,不打折扣,這是美國的態度。 但這個關係的變化不可能只基於共同利益或共同威脅,還包括是否有共同價值,以及要如何面對共同經驗過的歷史。美國固然是二戰的戰勝國,但對於珍珠港偷襲至今咬牙切齒,而日本也始終有人認為美國禁運逼使日本啟動戰爭,更對東京審判有著「戰勝者正義」的哀憤。即便如此,美日雙方能夠對於那段令人傷痛的歷史採取既可務實向前,又留下讓雙方分歧有爭辯與溝通空間的作法,著實令人印象深刻。 今年是二戰結束七十年,但馬政府對此是搞與中國遙相呼應的「紀念抗日七十週年活動」,而一些道聽塗說還出現台灣人民在二戰期間躲日軍轟炸的荒謬言論,民間對台灣人民是屬於戰勝國還是戰敗國也在激烈爭辯。後者顯示台灣歷史教育被大中國史觀荼毒的嚴重問題,畢竟不管是否承認中華民國對台灣的主權,台灣在二戰時在地位上確是日本的一部分,更有二十萬台籍日本軍人、軍屬、軍伕等於中國、東南亞與南太平洋作戰,台灣的高砂義勇軍在二戰結束近三十年後還有人孤身在東南亞進行為天皇效死的戰爭。這些史實不因台灣的戰後歸屬而改變,但因戰後政治力治史嚴重,台灣人認同因此被弄得錯亂異常。 可是除了台灣是屬於戰勝國還是戰敗國的問題外,我們也要問,到底是要紀念「抗日七十年」或是「終戰七十年」?如果是抗日七十年,必定表示對抗日本這件事對於台灣的認同是關鍵大事,但如果重點是台灣認同的建立,為什麼不直接紀念認同本身,而要以對抗外國為目標呢?或者我們可以問,在二戰結束後七十年的今天,持續要以紀念抗日來提醒要對抗日本,是認為日本今天依然在欺負與殖民台灣嗎?而這是否合乎民間的認知氛圍呢? 相對來說,紀念「終戰七十年」,則是紀念一個戰爭的結束,透過紀念以反省戰爭的悲劇與導致戰爭的錯誤,批判侵略並譴責戰爭時期的反人道行為,也思考在邁向未來時如何避免重蹈覆轍。簡單來說,紀念「抗日七十年」的重點是對抗日本,紀念「終戰七十年」的重點是戰爭的結束與和平。因此我們選擇紀念什麼,用什麼方式紀念,反應了我們對這段歷史的態度。 二戰歷史在台灣,不僅乘載了被大中國史觀扭曲的歷史認識,在心態上更造成無法脫離戰爭陰影,困頓於七十年前歷史眼鏡的現實認知問題。我們看到多起當年彼此對抗的美日法德等軍人在戰後相聚一堂,一起紀念戰爭傷痛的事例,但什麼時候在台灣,我們也能看到美英日台澳的當事者可以在金瓜石戰俘營共同為二戰死難者默哀、奉命執行五三一台北大轟炸的美軍飛行員或其後代可以來台灣共同為罹難者紀念呢?。 台灣有不同於中國的二戰經驗,但卻在大中國史觀的壓制下無以發聲,而國共因不同理由而存留的抗日情緒,更把台灣對日本的認識束縛在七十年前的歷史無法動彈,依然沒有終戰。沒從這塊土地與人民的經驗出發,導致台灣此時不紀念終戰與和平,但卻紀念自己的一群人如何對抗自己的另一群人。精神分裂七十年也夠了,就利用舊金山和約生效日,把台灣從七十年的精神病院解放出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