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劉大年】美中貿易戰下的中國大陸

美國 中國 中共 中國大陸 美中關係 中美關係 國際糾紛 國際角力 勢力對決(圖片來源:Getty image)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奔騰思潮》授權全文

作者:劉大年/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

歷時21個月的美中貿易戰,終於在最近達成初步共識,即將在最近簽署第一階段協議。雖然雙方只是暫時休兵,但在不確定性降低下有利全球經濟成長。

美中貿易戰使得中國大陸經濟受創,出口持續疲軟,世界工廠角色式微。去年前三季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為6.2%,大陸官方預估今年還能維持約6%的經濟成長率,但各界普遍懷疑數據的真實性;而且未來中國經濟情勢不容樂觀,仍面臨「保六」的挑戰。

中國大陸在協議中承諾,未來兩年由美國增加進口約兩千億美元的商品及勞務,其中包括每年需增加進口約400億美元的農產品,再搭配其他制度改革措施,來換取美國調降對部分產品加徵的關稅。

今年中國大陸進口衰退,未來兩年預估仍然不會好轉,所以增加兩千億美元進口的目標很難達成。未來中國必須以干預市場手段來增加美國進口,必然會取代其他國家進口;不但已經引起許多國家的質疑,更對美國此種違反國際經貿規範,強迫貿易對手採購,破壞市場機制「以鄰為壑」的政策不以為然。

美中貿易戰使得加工出口型企業紛紛撤離中國大陸,不過在美中貿易戰之前,中國大陸已經在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不再盲目追求量的增加,而更重視質的精進;不只專注出口創匯,更強調附加價值的提升。在此政策下,加工出口型產業自然成為中國大陸「騰籠換鳥」的犠牲者,美中貿易戰只是加速這類型企業繼續外移。

事實上,產業結構調整不僅是中國「十三五計劃」(2016-2020)的重點,更是實現「中國製造2025」的重要路徑。「中國製造2025」成為美國的眼中釘,未來中國大陸不能再傾國家之力來推動,也不可以強迫外國企業技術移轉,產業政策推動方式必需改弦易轍。

中國大陸目前在規劃「十四五計劃」(2021-2025),主軸是「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顯見未來仍不以追求高成長為目標,經濟發展更加多元化;更要加速推動自主創新,發展新技術,可以在全球供應鏈上仍占有一席之地。

美國一直希望藉由美中貿易戰可使美中經濟脫勾(decoupling),將供應鏈移出大陸,並可確保美國技術優勢。不過以中國內需市場為導向的美國企業,並沒有退出中國市場。因為雖然中國大陸今年經濟成長趨緩,但在採取擴張性財政及貨幣政策刺激下,13兆美元規模的市場,還是非常具有吸引力。

特別是未來在美中貿易協定下,若是中國大陸政府可以減少干預,落實保障智慧財產權,將會有助於改善中國大陸的經營環境,美國企業會繼續深耕中國市場,更不會輕言退出。所以會形成「製造脫勾,但市場連結」的結果,美中兩國仍然存在經貿摩擦的導火線。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