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劉宜君】內用與外帶雙「管」齊下 不做讓海龜更悲傷的事

環保署副署長沈志修29日表示,4大場所內用禁止提供塑膠吸管政策7月會如期上路,外帶部分會視內用禁供吸管政策上路後的狀況來研議時程,盼一年內跟進。中央社 108年4月29日
圖片來源:中央社

作者為元智大學社會暨政策科學學系教授兼主任

先前,海龜鼻孔「卡吸管」的畫面震撼全球,引發網友不捨,紛紛開始提倡限塑。雖然今年3月在肯亞開的聯合國環境大會決議,與會國家決定將全球「限塑」時程延後5年,承諾在2030年前「大幅減少」塑膠用量。但在台灣,環保署仍依2018年2月提出「2020內用禁用、2025以價制量限用、2030全面禁用」的限塑時程表,繼規範7大領域不得無償提供塑膠袋後,今年7月起也將限用1次性塑膠吸管,第1階段針對速食店等4大行業,內用不提供吸管。

雖然此一議題在倡議階段,引起廣泛討論,環保署官員也提議「可用湯匙喝珍奶」,或是「只吃包心粉圓」;另一方面,此次新法主要是限制塑膠吸管,政府呼籲民眾自行準備可重複清洗的吸管,例如使用竹、玻璃、不銹鋼等可重複利用材質;而吸管塑膠成分低於10%、可用物理方式分離,也不在「一次性塑膠吸管」限制範圍。

因此,「比愛因斯坦更瘋狂的商人頭腦」創意湧現、商機無限地開發購買甘蔗、玻璃或不鏽鋼等環保吸管,例如知名團購公司指出,今年4月下旬站內關鍵字如玻璃吸管、環保吸管、不鏽鋼吸管等,搜尋量大幅成長5倍。於是在7月1日前,消費者嚴陣以待備妥多種材質、多種規格的「非塑膠吸管」。甚至「用吸管也能很時尚」,Tiffany設計師用純銀打造銀色、金色及玫瑰金等3款顏色的彎曲吸管,其中金色及玫瑰金的手工吸管要價約新台幣1萬1500元。

由此也可略知,何以政府在2002年推動全國限用塑膠袋後,塑膠袋變厚了、環保替代品變多了,到2018年開始多了不鏽鋼吸管、飲料提袋。台灣推動限塑已17年,但從經濟部工業產銷動態數據來看,台灣塑膠袋的內銷量沒有顯著減少,甚至有9年數字超越2002年推動限塑時的水準。雖然政府回應是「塑膠袋」定義與歸類原因。但不可否認的,玻璃、不鏽鋼材質的吸管的製作過程,比起塑膠更消耗地球的資源,以及大量的能量,造成溫室效應惡化。換言之,「人一旦習慣為了守護地球而不斷消費,才是讓海龜比悲傷更悲傷的事」。

此外,7月起一次用塑膠吸管限制使用對象,主要針對公部門、私立學校、百貨公司業及購物中心及連鎖速食店等的「內用餐飲」加以規範,違反者第一次勸導,第二次將開罰1200元到6000元。但觀察前述內容,仍有執行細節需要釐清,例如消費者以「外帶形式」在室內用餐,不屬於限制範圍,被環保團體批評是替業者「開後門」。雖然政府的理由是法制作業來不及於7月實施,先管理內用吸管,引導民眾改變習慣,一年內再評估是否管制外帶使用,但一次「雙管」(內用吸管與外帶吸管)齊下,或是更能一次到位的執行卡「管」政策。

而在材質部分,此次限制的是一次性塑膠吸管,但有三種例外情形,包括符合環保署公告的環保標章規格標準項目「生物可分解塑膠」;以紙類或木片、甘蔗等植物纖維為主體,或以物理方式即可分離出塑膠成分的吸管;工廠出廠已附有吸管,如利樂包,也引發環保團體質疑。這是因為生物可分解塑膠必須在特定的環境才能完全分解,目前台灣沒有能夠妥善處理的回收機制,仍會造成無法妥善回收的垃圾。

我們常說法規是政策的依據,但不周延的法規可能解決一個問題,製造了更多的問題。消費者購買環保吸管,是希望重複使用資源的概念,但或是能更源頭思考,很多時候根本不需要使用吸管,換言之,塑膠不是原罪,減量才是王道。也因此限塑最重要的精神是引導店家、民眾,讓減量與循環利用成為一種生活態度,而非停留在「禁用」、「處罰」的層次,才能避免讓做出讓海龜更悲傷的事。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