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單厚之】民進黨成為自己反對的政黨
立法院院會昨天在肢體衝突中,通過中選會主委李進勇的人事案。但媒體關注的焦點,卻都放在蔣萬安被女立委熊抱,讓人不禁覺得有點感慨。
昨天的肢體衝突,算是立法院近來比較激烈的衝突,連圈票處都被破壞,但民進黨仍堅持要在混亂中完成投票,貫徹高層的意志。這樣的決心跟強力排除的動作,都讓我想起20多年前,台灣在民主轉型的過程中,那段國會衝突不斷的日子。
民進黨執政3年,立法院的運作毫無疑問是退步的。20多年前,院會開會前一小時的「國是論壇」,是朝野立委對媒體發表時政評論的重要時段。每個立委為了爭取3分鐘的發言時間,經常清晨就到議場前排隊;遇到重大事件、議題,甚至還要更早。
後來立法院慢慢進步,就改成早上固定時間抽籤,解了立委排隊之苦。後來媒體越來越開放、家數越來越多,立委發聲的管道越來越多,國是論壇日漸沒落,那是後話。
民進黨執政之後,立法院長蘇嘉全對於議事規則、議事慣例缺乏基本的認識,便宜行事、曲解議事規則,把原本「修正動議從距離最遠先表決」的議事規則(以刪減預算為例,刪減1000元的比刪減100元的「遠」,所以先表決刪減1000元的案子),改成「先提案的先表決」。於是立法院又重現排隊奇景,日前通過的同婚專法,民進黨立委必須提早一、兩天就在議場門口輪流排隊,等著第一個送案。
雖然立法委員在一般民眾心中的形象並不好,但國會議員浪費無意義的時間,在與問政、審查議案、甚至選民服務以外的事情,對民主當然沒有任何幫助,也不可能是民主的進步。
立法院議事衝突最頻繁的時候,是國會全面改選前的增額立委,以及改選後的2、3屆立委。全面改選前,「黨外」的席次很少,立委的肢體動作,多半是為了凸顯訴求、吸引媒體的關注。2、3屆民進黨立委席次成長,議場集體的肢體衝突,則兼具凸顯訴求、議事杯葛、逼迫國民黨退讓的功能。
解嚴、國會全面改選之後,很多過去戒嚴時期的法令被重新檢視,有的要重修、有些被大法官會議認定失效,必須要重新訂定新法;當時民眾高度關注政治議題,但行政院跟國民黨版,往往換湯不換藥或進步的幅度不夠大,朝野之間的政治攻防非常頻繁。
很多當時朝野協商還不是正式的機制,每當有衝突時,國民黨黨鞭就會私下找民進黨黨鞭協商,民進黨堅持的底線,一路回報到總統李登輝,看看是否有妥協的空間。所有沒有辦法解決的案子,則累積到會期末解決。
當時的立法院,一到會期末就「挑燈夜戰」是常態。朝野立委慢慢處理爭議較小的案子,把爭議大的留在最後。最後一天朝野大打一架,把所有爭議法案在混亂中完成表決,隨即宣布散會。國民黨要的法案什麼時候會過,就看國民黨黨鞭何時捲起袖子、脫下領帶。
所有媒體隔天就新聞跟特稿齊發,痛幹國民黨如何「鴨霸」、如何不公不義。國民黨多半是悶不吭聲,默默等風頭過去。國民黨還是知羞的,通常會把衝突的時間點壓到晚上、甚至深夜,能少上一點新聞,總是好的。
歷史總是重複。昨天立法院的場景,彷彿重回2、30年前的立法院,只是主客異位。當年在台下衝撞、反對國民黨的蘇嘉全,如今卻高坐在主席台上,幹著當年立法院長劉松藩、副院長王金平的骯髒活;當年和蘇嘉全一起衝撞的李進勇,如今成了立院衝突的獲益者。
這次李進勇的人事案,在委員會沒有完成任何討論、答詢,就在混亂中表決送出委員會,而院會的衝突更勝委員會。理論上,李進勇完成了所有的程序,但實際上卻什麼都沒有說明。形式合法,卻不合理;走完了程序,社會大眾依然一無所知。
自有中選會以來,中選會的所有主委都由無黨籍人士出任,以維持形式上的選務中立;即便爭議不斷、去年「九合一」選舉後倉皇下台的陳英鈐,也是無黨籍。民進黨政府堅持提名李進勇出任這樣的職位,強力排除阻礙通過這個人事案,除了「一切合法」之外,沒有任何隻字片語的說明,也不認為應該給民眾任何交代。
蔡英文的意志跟權力,已經超越李登輝、陳水扁、馬英九等歷任總統。蔡英文率領的民進黨,正走在2、30年前自己誓死反對的那條路上,已經變成自己當年反對、痛恨的那個政黨。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