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王智盛】「勿謂言之不預」是兩岸戰爭通牒?

Flags from China and Taiwan flying side by side for important talks.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作者為中華亞太菁英交流協會秘書長

就在武漢肺炎全球肆虐之際,4月10日中共官媒《環球時報》社評中的一句「勿謂言之不預」,讓原本就暗潮洶湧的兩岸關係平添了一股煙硝之味。又逢中共解放軍航空母艦「遼寧號」航艦編隊「例行演練」,於同一時間內穿越宮古海峽進入太平洋、沿著台灣東岸再從巴士海峽轉入南海。剎時間,「勿謂言之不預」似乎成了兩岸戰爭邊緣的最後通牒,而引起熱議紛紛。

但真是如此?

中共歷史上的「勿謂言之不預」:戰爭通牒?

「勿謂言之不預」出自清徐元文《含經堂集‧申飭鹽政劄》,全句是「倘舊習不除,自甘猥下,行私恣便,長弊容奸,廉訪得真,即白簡從事,勿謂言之不預也」,用白話的說法就是:「事後別後悔,不要說沒跟你事先警告過」。而「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共曾經在1962年、1967年、1978年,利用《人民日報》(2次)、新華社(1次)發表「勿在謂言之不預」作為戰爭警告,最後也分別爆發了中印邊境戰爭、珍寶島事件、中越戰爭三次局部性戰爭。

換言之,對向來講究字斟句酌的中共而言,黨史上的「勿謂言之不預」可以說是最為強硬外交辭令,而使其被賦予了獨特政治敏感性,也造就這次「兩岸戰爭邊緣」的緊張感。

中美交鋒下的「勿謂言之不預」:流行用語?

但若細細分析,無論是從結構面或是實踐面,這次《環球時報》嗆聲臺灣的「勿謂言之不預」,卻好像又都不是那麼一回事:

先從結構面來看:

上述三次「勿謂言之不預」的戰爭通牒,都發生在1979年改革開放之前,當時國際結構仍屬美蘇兩極的冷戰對抗,中國則是還處於「毛式集權發展」的不結盟國家(當然1978年底鄧小平的掌權已有所轉變和鬆動),政治和戰略目標更多是捍衛中國的領土尊嚴的精神動員;但2020年的今天,中國不僅已經是世界第二大強權,更全面地融入全球政經體系、嘗試要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更是要把握「和平發展機遇期」完成「兩個一百年」的目標,請能輕啟戰端?

次從實踐面來看:

「勿謂言之不預」近年來更像是中美對抗的「流行用語」:2018年4月6日,針對中美貿易爭端,新華社在其微博帳號中發佈了「勿謂言之不預」,警告美國不要加劇貿易衝突;2018年12月9日,針對加拿大逮捕孟晚舟事件,人民日報在微信公眾號上也悍稱「放人是必須的。勿謂言之不預也」」;2019年5月29日,中美貿易戰進入白熱化,《人民日報》國際論壇發表「奉勸美方不要低估中方維護自身發展權益的能力,勿謂言之不預!」。

最近的一次是在2019年11月21號,美國眾議院再以壓倒性票數通過《香港人權法案》引起中國官方爆怒,而在中共外交部駐港公署發表的一份聲明中也怒批「美方懸崖勒馬,否則必將自食惡果,勿謂言之不預也!」

就在短短的兩年內,中共官方或正式官媒就向美國至少提出了四次的的「勿謂言之不預」,但別忘了習大大和川普在上月底還通了熱線呢!換言之,從實踐層面來看,「勿謂言之不預」更像是中共近年來爆氣時的「流行用語」。

「勿謂言之不預」隱含的對台政策密碼

此外,要知道上述60、70年代的三次戰爭通牒,都是由中共正式官媒以紙版社論形式呈現,而這次卻是由人民日報「外圍」的《環球時報》以社評方式露出。要知道,《環時》雖因其應派的民族主義色彩而深受中國大陸民眾追捧,但也正因為如此,究竟有多少「精準」的官方立場、還是更多的「市場」導向,經常也受到質疑。

儘管如此,畢竟這是第一次中共大喇喇地以「勿謂言之不預」來批判兩岸關係,結合近期中共在軍事上頻密的軍機繞台、宣傳上「以疫謀獨」的猛烈批判、和交流上突然「暫停」的陸生來台(以及越來越多的中止ECFA聲浪)來看,不感受到北京對台強硬政策的蠢蠢欲動。但筆者認為,這樣子的蠢蠢欲動,其實反映出了北京對台交織著「憤怒」和「焦慮」兩種複雜的情緒:

「憤怒」的情緒源自於大陸民間:一場武漢肺炎下的兩岸防疫角力,莫名引爆了「小粉紅」們「反台」情緒的高漲。而「焦慮」的情緒則來自於中共的涉台部門,除了缺乏有效溝通而造成的「以疫謀獨」決策判斷,面對「後武漢肺炎」時期即將到來的520,北京當局更充滿對蔡英文究竟要亮出何種底牌的焦慮感。官民之間「憤怒」與「焦慮」惡性螺旋不斷上升,才投射出這次「勿謂言之不預」的強力撻伐。

「勿謂言之不預」的風險控

然而,吾人也不能因為上述分析就輕忽了「勿謂言之不預」的風險。相反地,正因為中國大陸正交雜著官民之間「憤怒」與「焦慮」的情緒,其實兩岸的決策者此時此刻更應該如履薄冰,做好「風險控管」:對臺灣來說,在疫情趨向穩定之際,如何細讀中國大陸近期官民之間的政治訊號,重新評估在防疫工作、兩岸互動和國際合作上平衡的支點,可能是當務之急。至對北京而言,面對「憤怒」,北京恐怕要有一套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下的「民族情緒自我管理」,才不致騎虎難下;而面對「焦慮」,如何以負面表列的「減法邏輯」來判讀即將邁入第二個任期的蔡英文政府兩岸政策,恐怕才是在目前缺乏互信溝通下的自我救贖之道!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當黑皮膚戴上了黃面具——新帝國主義買辦現形記
出征星總理夫人 網軍莫害台灣
譚德塞也是受害者
該是「中華文化」與「中共族群」分道揚鑣的時刻了
當新冠病毒遇到駭客病毒:談Zoom的資安事件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