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美中貿易戰台灣會得利?配套不夠也白搭

USA and China trade war. US of America and chinese flags crashed containers on sky at sunset background. 3d illustration
圖片來源:Getty image

讀者投書:

方恩格/美國律師,台美情勢評論家

古達圓/曾任職台商在中國企業出口業務、現任歐洲零售業總部中央採購

美中貿易戰讓美中兩國似乎陷入一個零和遊戲,誰先叫停誰就是「膽小鬼」,以筆者多年從事協助外商投資台灣的法律事務,看到不少媒體分析,提出美中貿易戰對台灣有利的觀點,但筆者必須說,如果台灣執政者沒有提出相應配套,其實弊大於利。

美國政府擔心台灣中國關係過於密切

兩岸在媒體與信息技術的互通。中國共產黨政府所創造的信息技術供應鏈中,台灣企業的涉入,也成為美國眼中對於台灣形象所抱持的風險,這可能會造成台美安全合作上的阻礙。另一方面,台灣不應該只把自己視為美中貿易戰中的談判籌碼,而是需要藉機做好準備,在任何美中貿易談判可能出現的結果之下,都能有相應的對策。

投資中國的台商直接受害

毫無疑問,美中貿易戰給「中國製造」帶來了許多挑戰。儘管全球媒體的報導偏重在貿易戰對於似乎中國的影響,但關稅問題實際上不分國籍地遍及了所有在中國生產並出口到美國的產業,其中長期投資中國製造出口產業的台商更是成為此貿易戰下的一線受害者。

2017年、2018年間中國政府釋出許多優惠措施,讓許多在中國投資的台商獲益良多。川普在當選前整整十八個月下來雖然主打他將會對中國長期以來不公平的貿易模式做出經濟反擊,也尚未造成中國境內的台商出走,或者許多台商都相信郭台銘會幫台商們保住一片天,讓川普能夠為台資企業開例免除美國的關稅,但目前看來並不會發生。

儘管中國的製造環境面臨成本逐年上漲的問題,但在美國對中國提高特定商品關稅的前提下,遷廠至台灣的成本是否高過美中關稅成本?台灣又有什麼拉力將投資者拉入台灣的製造環境?

台資企業來不及反應,成本也是問題

由於關稅從宣布到正式實施的時間很短,讓許多台資企業與美國買方都來不及反應。以傳統產業而言,要完成遷廠大約需要兩年的時間,若是要建立新的生產環境與生產供應鏈,則需要花上更久的時間。尤其在一開始,廠商搬遷的成本會非常高,完貨品質、行程也都會受到重大影響。但若繼續留在中國,則必須解決突如其來的關稅成本問題,短期而言很可能面臨到客戶直接轉單至東南亞或取消訂單等財務風險。長期而言則可能會讓整個中國製造環境不再利於投資者。

像是巨大集團雖然已將部分美國訂單由中國轉入台灣製造,但董事長杜繡珍最近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仍表示:「如果美國決定取消25%的關稅,我們會立即將生產轉回中國。」這無非透露了台商回台的不可確定性。

至於台商該何去何從?台灣政府這時扮演了關鍵性角色,除了積極輔助企業來台、回台的配套政策外,政府當局也需要就以下要點做出考量:

1. 對外清楚解釋「台灣製造」的優勢(“why Taiwan”):

台灣製造業的競爭力不再仰賴於低價產品,相較於印尼、越南、泰國或亞洲其他潛在的競爭出口國而言,台灣難以成本競爭,此外,傳統產業的製造方式也已不再適用於台灣環境,台灣的年輕人對生產線上的工作興趣缺缺,民眾也會排拒傳統工廠可能帶來的環境污染。因此傳統產業若要深根台灣,必須要採取有別於傳統製造的其他型態,專注於研發高附加價值產業別。

由於歐美的消費者對於中國製的高端消費性電子產品中可能存在的惡意軟體、資料保護等問題的防衛心與日俱增,加上高智能產品製造過程中涉及的智慧財產與侵權問題等,這些都是台灣可以用來宣傳自己有別於中國製造環境的好契機。以美光、福建晉華案為例,若台灣政府立刻大力嚴懲盜取知識產權的廠商,以展現台灣政府對於保護在台投資企業的決心,來證明在台的智慧財產與商業機密安全是受到政府大力保護的。除了生產環境之外,資方的不安全感等心理環境亦需要仰賴政府政策協助穩定。

在有限的政府資源以及迫切的時間點下,政府在推出一些琅琅上口的政策名稱同時,更應該專注於輔佐廠商解決最實際的製造環境五缺問題,此外,也必須有穩定長遠的政策規劃、避免政策隨著政權交替而劇烈變動之解套,畢竟沒有廠商會希望自己只是政客為求選票所提出經濟計劃時的示範道具。

從李登輝執政時期的「亞太營運中心」,到陳水扁執政時期的「綠色矽島」,接著是馬英九執政時期的「自由經濟示範區」、「航空城」和「愛台十二項建設」,到蔡英文執政時期的經濟發展政策,包括「亞洲·矽谷計畫」、「前瞻基礎建設計劃」以及「5 + 2 創新產業計畫」等,這些政策之中有諸多幫助台灣經濟發展的可取之處,但若隨著政權移交,政府持續改變過去所推行政策的關注焦點與口號眼花撩亂,對於企業的長期發展則是成為無所適從的阻礙。

對於正在動蕩時局中觀望的廠商而言,他們考慮遷徙的首要條件不是如何將自己的公司轉變為能被台灣的經濟政策所接受的經營型態,而是哪一個投資環境下的經濟政策能夠提供他們最大生存發展的空間。

2. 停止宣傳台灣為投資中國的門戶

過去台灣政府經常宣傳台灣可以作為跨國企業通往中國的門戶,除了強調台灣在地理上的優勢之外,還有同文同種的文化親近。但實際上對於跨國公司而言,相較於亞洲的其他國家,台灣的投資環境與市場在當前尚無法發揮區域核心的功用,加上現行的兩岸政策著重於台海間更應保持適當距離,不適宜對外加深台灣附屬於中國經濟的概念,因此筆者認為「台灣是中國的門戶」這樣的招攬外資來台投資口號已不適用於現下的台灣環境。

3. 區別「輔助台商返台政策」與「南向政策」

蔡政府的「南向政策」達成了不少成功案例,特別是在民間往來上,像是現在來東南亞來台交流之學生及遊客數量增加等事蹟,此外,台灣對這些南向政策重點國家的出口貿易額也增加不少。

「南向政策」其中一個發展重點是協助台商在印尼、 菲律賓、 泰國、 馬來西亞、越南、柬埔寨等國家投資,政府必須仔細同時考慮執行「南向政策」與執行台商返台政策的同時,如何聚焦於在台灣創造就業機會、增加台灣的生產總值,並協助台灣的企業主更清楚判斷適合其的投資環境和產業經營型態,而不會造成兩政策的牴觸。

4.整合對企業服務的政府窗口

台灣政府時常在宣布一個新的經濟發展計劃或政策時,也同時大張旗鼓設立一個新的溝通窗口來協助服務計劃對象。舉例而言,行政院推動「歡迎台商回台投資行動方案」時,也特地宣布了以經濟部的投資台灣事務所作為單一服務窗口提供台商客製化服務。

筆者協助外商對台投資二十餘年,對於各執政政府幾乎幾年的每一個新經濟方案都配合推出不同的服務窗口不禁感到眼花撩亂,這也造成許多案件上溝通的斷層。反而達到「便民」的相反功用。

政府開放窗口不應該是增設的窗口數量取勝,而是應該加強其溝通服務連貫性以及專業人員能協助提供被服務對象的專業能力培訓。

此外,若拿官方的「投資臺灣入口網」(InvestTaiwan)的網站與香港投資推廣署、新加坡經濟發展局、泰國的製造商等其他鼓勵投資的國家網站作比較,在語言多元化、分享資源、與資訊流通上,台灣的投資輔佐窗口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5. 將「貿易危機」視作「貿易轉機」

川習即將在G20大阪峰會上再度進行會談,屆時很可能會出現新的貿易協議,這對於台灣政府能否在2019年之內實台商回台投資的5000億新台幣目標而言是一個關鍵因素。

許多企業主目前採取觀望態度,若美國取消加徵中國商品的關稅,可能會降低企業從中國出走的主因。在此一大變因之下,政府若要穩定台灣成為理想的投資環境,需要在排除美中貿易關稅問題之外,建立更多的吸引要素。若是貿易戰持續,台灣政府也該協助台商考量在中國對於美國關稅的反制下所開始課徵關稅的近兩千五百項美國產品之中,以台灣產品取代原本的美國供應。舉例而言,除了蔬果產品之外,台灣在貨幣匯率上也有諸多優勢。

美國對中實施的重磅關稅固然給台灣製造了一個好時機,但去除國際因素,台灣同時應該為自身的貿易環境做好準備,除了仰賴中美的外交關係之外,如何將資金導入台灣市場、專注於高附加值的產業發展,才是讓台灣經濟成長的長期解套。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比政論節目更無趣的政見發表會
國民黨要做好韓國瑜可能出局的準備
國民黨政見會:誰是最佳的總統夢工廠?
G20高峰會──習近平的大阪城下之盟?
郭韓之戰:庶貴族與庶貴人之爭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