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hoo論壇/胡全威】蔡英文總統2020就職演說之修辭評析
作者為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副教授
在西方,修辭術(rhetoric)是一門淵源流長的學問。源起於古希臘時期,專門探究公共演說、說服群眾的技藝。因此,這裡不只是中文譯名「修辭」一詞中,讓人聯想到的修辭格(譬如層遞、頂真、回文等修飾文詞的技巧)分析。本文試著從修辭術的角度,來解讀蔡總統近日的就職演說稿。
本文一開始,蔡總統首先提到以「無比感恩的心情」,再次獲得台灣人民交付的領導任務。這裡以一種謙遜的態度,開展整篇演說。這也是一般在談說服時,所指稱的人格說服(ethos),亦即藉由彰顯自己的人格,作為說服的方式。
接下來,蔡總統強調此次演講時刻的特殊性,她提到台灣人民才剛順利度過疫情可能爆發的驚險危機。這就是在設定修辭情境(rhetorical situation),也就是講者會試著鋪陳她所立論的說話脈絡,特別是有助於後續的說服鋪路。反過來說,每個人解讀的現實情境各有差異,因此,講者需要從人們的共通感受(commonplace)中,也就是人們可以接受的常理之上,進一步強化這一套她想立論於其上的基礎。
接下來,很特別地,蔡總統在演講中提到要感謝兩群很少被人提及的人,包括排隊購買口罩以及居家隔離的人。這些本來只是依規定行事的人,甚至這些人可能還會有些抱怨或是無奈,但卻是為數不少的一群的人。
為什麼蔡總統刻意要感謝這些人呢?蔡總統指出,這些人展現了公民德性、團結一致的美德。而這也因此讓台灣人民形成「生死與共的共同體,這一段記憶將會存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同時,這種難能可貴的時刻,將也會被世界看到,知道台灣人民如何團結一致,因此,這種德性能夠讓台灣得以「在世界上屹立不搖」。
因此,蔡總統這裡是從艱困時期的公民德性,推導到光榮記憶,推到團結一致,然後被世界看到,確立生存價值。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政治人物要說服群眾,往往必須訴諸超越人們短暫生命的訴求,宛若政治神學般的話語,更能打動人心,讓人們看到邁向永恆的救贖之道。古希臘著名領袖伯里克里斯的國殤講詞、林肯的蓋茲堡演說,也都是強調世人的記憶,超越了生命的局限性。或者這也就像是政治思想家漢娜鄂蘭所言,人們是透過被他人記憶,才能確認在世間的真實存在。而這種記憶,在本篇演說中,更擴大到被世界看見。
順著世界觀看的脈絡,蔡總統提到台灣對於世界的貢獻,在艱困的疫情環境中,台灣人民能夠「自助助人」、「自助人助」,一箱箱印有台灣標誌的救急物資,讓世界看到了台灣。
但是,蔡總統也提醒台灣人民,疫情的衝擊還沒有結束,必須在這種「複雜詭譎」的情勢中,掌握機會,才能脫穎而出。蔡總統拉回到自己的領導力,她提到自己能夠在國際變局中,帶領台灣安全發展。「過去四年,這一點,我做到了」。
從這篇演說的外在分析來看,當前確是台灣在國際備受孤立的時刻。蔡總統當政四年,中華民國的邦交國已經失去7個,現在僅剩下15個邦交國。正如蔡總統在此次演講中提到的,台灣「也一度走在被世界孤立的曠野之中」。因此,如何強調與世界的連結,就變成是蔡總統在第二任任期開始之初,需要解決的「迫切性」(exigence),這也是上述提到修辭情境中,試圖要解決的問題。
從本篇演說稿的詞頻來看,出現次數最多的詞彙:「我們」(71次)、「台灣」(50次)、產業(39次)、國家(30次)、發展(22次)、國際(22次)。其中,台灣、國家、國際都常是在台灣與國際社會之間脈絡下提及,可見其受重視之處。相較於兩岸關係部分,蔡總統在此次演說中提及的字數僅佔約百分之五的篇幅。而在2016年的就職演說中,蔡總統花了近五分之一的篇幅談論兩岸關係發展,兩相比較,5% vs. 19%相差甚多。因此,有的媒體對於蔡總統的兩岸主張放到頭版,事實上,對照整篇演說的篇幅來說,蔡總統在兩岸關係上似乎沒有刻意要再多說些什麼。
前面算是整篇演說的開場。蔡總統提接下來提到要「留下一個更好的國家給各位」,而展開產業發展、社會安定、國家安全、民主深化等四大面向的「超前部署」,提出她的施政方針。這裡牽涉到許多領域的具體細節,本文這裡就不一一介紹。許多政策牽涉到各個領域的專業,每一個數據或政策利弊可能都可以寫上一篇。這也是我們對於政治演說感興趣者,也不得不面對政治演說向來包山包海,很難面面俱到。也不得不佩服政治人物,必須是通才,站在領導者的高度,盱衡各種產業、價值的利弊取捨。
礙於篇幅有限,本文就跳到本篇演說的結尾部分。蔡總統提到,「中國民國台灣」在過去七十年來,秉持著「自助助人、自助人助」的共同體精神,得以度過多項難關。接著,蔡總統感謝防疫英雄,她提到「口罩國家隊上中下游產業成員、疫情指揮中心的公衛團隊以及蘇貞昌院長帶領的政府團隊」。她提到還有許多各行各業的無名英雄,無法一一提及,她也提到台灣向來度過難關,「依靠的從來不是一兩個英雄」,而是每一個台灣人民。也因此,最後蔡總統強調大家是生死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她呼籲「兩千三百萬的台灣人民,請當我們的導引,請當我們的夥伴,讓我們凝聚智慧與勇氣,一起打造一個更好的國家」。
這裡的結尾,與前文開頭不斷地相互呼應,諸如「團結」、「光榮」、「自助助人、自助人助」等等,同時也具體提到她所要感謝的具體對象或團體。不過,當她具體提到蘇貞昌院長的名字,然後又提到「依靠的從來不是一兩個英雄」,很難讓人不會聯想到為何沒有提到防疫指揮官陳時中部長。倘若真是如此,就有些美中不足,其實大方稱讚,更顯得國家領導者的大度。
總的來說,總統四年一次的就職演說,往往揭示的是國家未來四年的重要方向。藉由仔細閱讀與推敲,往往可以得到許多有趣的詮釋與含意。或許有些人會認為:「何必在乎政治人物的言論呢?不都只是說說而已,沒有實質意義」。我們必須承認,許多時候確實如此。但是,當我們越不重視時,這種情況只會更嚴重,最後政治人物就變成真的只是在胡亂空言。因此,我們更是要仔細分析政治人物的言論。譬如,可以比較四年前的宣示,如今是否一一落實,才能讓台灣民主真正深化,不會只是流於政治人物的空話。
更多Yahoo論壇文章
疫情過了,人情回不來了小明之亂還沒完,政治霸凌法治的最壞典範!
習近平會解決香港還是被香港解決?
當泰航都瀕臨破產...疫情後的天空:買機票漲5成,上機沒電影可看?
金正恩的神秘殘酷基地:北韓「第十五號教育中心」耀德監獄
今日推薦影音
______________
【Yahoo論壇】係網友、專家的意見交流平台,文章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Yahoo奇摩立場 >>> 投稿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