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機器」的悲哀:手上滿滿證照,卻不知道為何而考?

夏天開始了,除了新一波學生畢業進入職場,對許多年輕上班族來說,也到了他們考慮職涯發展下一步的時刻。

我該留在同樣產業,轉換到另一家很難進去的業界知名領先公司?還是休息幾個月,好好思考並確定我有辦法完全轉換到另外一個產業和工作職務?

在我們朋友圈中,最近也面臨類似情況和抉擇,幾週前有個對話:

一個朋友的朋友提到他正在考慮從學校助教換一個真正的工作,比如說業務或市場研究人員。在花了兩年待在學術領域後,他累了,想要有個機會,上個月他也離職了。

我們問他開始找工作了嗎?他說沒有,他先想休息一兩個月,再開始蒐集他想要去的公司資訊,到時再做決定。他甚至不知道工作的細節、需求和業務及市場研究員的差別,也不知道他想要先嘗試哪個產業。他只對這個新的方向有個很粗略的想法。

OK,這當然沒什麼問題。但後來我朋友問他過去幾個月在做什麼?既然他打算兩個月之後再開始研究和找工作,那他最近在做什麼呢?

他頓了一下,說在念書和參加考試。考試?什麼樣的考試?

他聳聳肩,好像他自己也不太確定。像是會計、股票、債券交易、保險等等證照。

但他剛剛不是才說還不太確定要加入什麼產業嗎?若是這樣,為何他已花時間和金錢去考他以後可能不會需要的試呢?

他聳聳肩,說道:「我讀到一篇文章,標題類似《你生涯中最有用的10大證照,盡量考多一點豐富你的履歷》。我想不管之後要選什麼產業或工作職位,我都可以花這幾個月時間念書並盡量去考多一點證照。」

以他為例:雖然我們還沒開始想我們最終目標是什麼,但我們已開始想著下一個考試,下一個證照,然後完全沒有思考這是為了什麼,或我們到底需不需要。

幾個月前,還有一個很類似的對話。一場座談中,學生問有經驗的職場專家生涯規劃建議,找第一份工作時該考慮什麼。

最後一個提問的是個約26歲的男生,問專家對於準備要去當公務員的年輕人有什麼建議。

台上的講者問:在你開始之前,你確定你對當公務員真的有興趣和熱情?

他搖了搖頭。那為什麼沒有呢?

他並不是完全清楚公務員考試到底有哪些職位,或工作需求是什麼,他只知道他要在未來半年內去準備考試。他甚至不確定他對於哪個部門或工作職位最感興趣。

講者又問了:既然你還沒有非常清楚這些,為何不先做點研究?我們幾乎可以在Google上找到所有的東西,在你決定考公務員,花半年時間、金錢和資源去準備前,為什麼不花一個月時間去研究有哪些不同職位、工作需求和你自己的興趣在哪?至少在你花上所有精力去通過考試前,知道為什麼要去考試,以及你最終目標是什麼。你目前為止做了什麼準備和研究?

他停了幾秒鐘答:「我上週已經報了考公務員的補習班也繳了錢。我這週開始每天晚上都去補習班上課。」
或許這兩個對話就是當我們太遵照傳統教育思維時所發生的例子。

從我們念中學時,我們就聽到這樣的建議:「你是很好的學生,成績很好,你應該去考醫科。你成績很好,有很好的機會去念研究所。你不確定要念哪個大學、科系,未來要做什麼工作,那先去考試,看你過了哪些,然後決定你想要去哪一個......」

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我們總是專注在是否有足夠分數、選對補習班以便可以成為醫生或公務員。而我們花了那麼多時間和資源讓我們可以增加那額外的一分或五分,好通過窄門,但我們卻從未花上一些時間去思考:

我真的想要當醫生或公務員嗎?工作內容是什麼?這適合我的個性和未來的熱情嗎?這是我的最終目標嗎?或我只是在盲從,因為我沒有更好的想法?

我們花了那麼多時間去處理好如何考試、如何跨過門檻這種技術問題,卻沒問自己,「我們真的應該去考試嗎」這個偏哲學的問題?這真的是我們喜歡且適合自己的目標嗎?

為什麼我們總是喜歡去考試或報名不同的補習班,來當作自己不去做選擇或行動的替代方案?

當我們面對人生重大選擇,像選學校、科系、第一份工作或轉換工作跑道時,我們不再是要面對期中考或入學考試的學生了。隨著我們長大成熟,我們應該停止像個學生一樣面對這些人生重大選擇。

【延伸閱讀】他們被BBC跟拍了49年!當人生縮時到150分鐘,你看出貧富差距真相了嗎?

※本文由商業周刊網站授權刊載,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