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9慈濟歷史上的今天

印尼紅溪河,承載豐厚歷史,世居於此的居民仰賴維生,卻也造成嚴重汙染。慈濟認養整治,還給紅溪河原有樣貌,帶動居民一起愛護環境,2007年的今天,雅加達省長宣布,改名為「慈濟紅溪河」,藉此表達肯定。2016年,一輛陸客團遊覽車準備搭機返家,前往機場途中遇害,全團無人生還,慈濟志工陪伴來台家屬處理後事。

●2016年7月19日 中國大陸旅行團火燒車關懷

中國大陸遼寧省旅行團,搭乘遊覽車前往桃園機場途中,車輛起火燃燒。車上24名陸客,加上台灣司機和導遊,全車26人罹難。意外現場,志工合十助念,並趕往殯儀館陪伴家屬。

慈濟志工 陳駿銘:「佛(號)聲不中斷,讓往生者能夠靈安。」

時任交通部長 賀陳旦:「 慈濟功德會已經組成助念團,我們希望大家不以宗教為界限,反而是以這樣一種幫助大家親屬安心的助念。」

志工接續陪伴來台處理後事的家屬,直至所有家屬返回中國大陸。

●2007年7月19日 慈濟紅溪河命名

印尼雅加達省長蘇迪尤梭,將慈濟認養整治成功、1700公尺的紅溪河段,改名為「慈濟紅溪河」,9月29日,省長親自贈與證書。

慈濟印尼分會副執行長 郭再源:「我們很高興(印尼)政府給我們肯定,讓紅溪河改名為慈濟紅溪河。」

2008年4月13日,雅加達省長和市長,共同參加慈濟紅溪河立碑儀式。

時任雅加達省長 華齊.博沃:「我們跟慈濟基金會從以前就有合作關係。」

慈濟和印尼政府共同整治紅溪河,要回溯到2002年1月。豪雨肆虐,沿岸數千人無家可歸,同時暴露紅溪河的嚴重汙染。黑色河水,布滿垃圾,汙泥淤積,河床從原本7公尺深,只剩為1公尺,完全失去調節水量功能,於是慈濟和印尼政府合作,抽水、清掃、消毒、義診,為沿岸居民興建大愛屋。

印尼居民 茱爾:「我們所有卡布河口的居民,深深感謝慈濟和政府,這樣關心居住在紅溪河畔的我們。」

時任雅加達省副省長 鍾萬學:「我們也是跟慈濟學,怎樣教你(居民)做一個人,做一個好的人。」

從2002年11月起,整治後的紅溪河,每年舉辦龍舟賽,藉由活動,喚起環保意識。

慈濟印尼分會副執行長 郭再源:「(居民)丟垃圾丟去河邊習慣了,現在已經慢慢改變過來了。」

●2006年7月19日 良語良師首批結業

花蓮慈濟醫院啟動標準化病人訓練,32名由志工擔綱的學員,受訓半年後,本日結業。由志工扮演「標準化病人」,模擬各科別出現狀況。

標準化病人 官文俊:「標準化病人,就是要給醫學生練習的機會,不然他們在門診那邊,他們可能會緊張。」

時任花蓮慈院院長 高瑞和:「病人都是我們的老師,為了要突破這種時間跟空間上的限制,所以就有這樣標準化的病人。」

標準化病人,上人稱為「良語良師」,有別於其他醫療單位和專業演員合作,慈濟良語良師,開創台灣先例。

慈大護理系助理教授 謝美玲:「(志工)他們來,都是自己掏腰包,去付(培訓)車馬費,慈濟標準化病人跟別人(其他醫療單位)不一樣,他的忠誠度跟他的中心理念非常地清楚。」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浪浪哭哭 比特犬在台將消失?!
日走七千步!拉開與死神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