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英雄」趙紫陽逝世10週年 大批公安戒備森嚴

「悲劇英雄」趙紫陽逝世10週年 大批公安戒備森嚴

1月17日是前中共總書記趙紫陽逝世的10週年紀念日。位於北京胡同的趙家門外有大批公安駐守戒備,並查看在場人員證件。本週六,家屬也開放趙紫陽故居,供民眾悼念。目前中國境內,另一個唯一可以公開紀念趙紫陽的地方是香港,香港支聯會於本週六,與香港城市大學聯合舉辦「趙紫陽逝世10週年紀念暨研討會」。 香港電台報導指出,北京有不少人送去花圈,並跪在地上叩頭,紀念趙紫陽。現場也有民眾,希望當局為趙紫陽平反。報導指出,今天前往趙家悼念者,除了趙紫陽生前同事、好友及一般民眾,獲趙紫陽提拔的中共前總理田紀雲,日前也曾前往趙家拜祭。 趙紫陽生前的政治秘書鮑彤早前表示,希望趙紫陽去世十週年的紀念活動能在不受當局監視與限制下進行,也希望沒有人因為紀念趙紫陽遭拘捕。鮑彤週六沒有前往趙家悼念,不過有委托秘書吳偉送上花圈,並獻上題字:「遺愛在人,遺編在心,在人在心,是念是存」。 趙紫陽女兒王雁南週六對港媒表示,對於有人紀念趙紫陽感到高興,因為這反映人們,並沒有忘記她父親,大家認可他的價值觀,這對趙紫陽和家屬來說,是最大安慰。 中共依法治國的真與假 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以「悲劇英雄總書記」為題發表一篇專文指出,趙紫陽於1980年開始擔任中國國務院總理,1987年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在1989年4月因胡耀邦去世,所引發的六四民主運動中,趙紫陽因反對武力鎮壓學生,被中共免去黨內外一切職務,之後,一直被軟禁家中,直到2005年1月17日去世。 中國共產黨建國後,有2位被普遍認為是支持和推動中國民主化進程的黨的總書記,一位是1989年4月15日去世的胡耀邦,另一位就是趙紫陽,這2位黨的總書記,一位被迫辭職,一位被免職下台。 一些分析人士因此樂觀地希望,中國當局已經為胡耀邦「脫敏」(去敏感),也許不久會為他平反,那麼同樣為推動中國民主而下台的另一位總書記趙紫陽,獲得正名,或許出現了可能性。 在趙紫陽任總理和總書記期間長期擔任趙紫陽政治秘書的鮑彤,也抱有樂觀的希望,不過他的樂觀,有賴於中國當局能否兌現「依法治國」的承諾,鮑彤說今年的民間自發紀念趙紫陽的活動,不應該再被視為非法行為。 鮑彤的理由很直截了當,去年底中共中央舉行了以法治為主題的十八屆四中全會,依法治國成為今後的治國方針,所以,百姓紀念過世的黨前總書記,無論從哪方面說,都應該是合法行為。 在鮑彤看來,如果中國當局對待今年民間公祭趙紫陽的活動仍然如臨大敵,仍然像過去那樣視為非法,那將不符合中國共產黨自己宣佈的依法治國的精神。 拒絕認錯的悲劇英雄 鮑彤對於趙紫陽有一個著名的評價:「黨內黨外,了解八十年代歷史的人,有真誠之心的人,不可能不敬重趙紫陽;而且是發自內心的敬重,被壓在心底的敬重。」 生前被稱為中國當代民主運動先驅之一的方勵之教授曾說,趙紫陽在中國的經濟改革開放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在政治方面他的立場開明,曾努力防止1986年的反自由化運動擴大化,在1989年又盡力反對武力鎮壓示威的學生。 1989年5月,前蘇聯最高領導人戈爾巴喬夫訪華時,趙紫陽曾把大型政論電視片《河殤》作為禮物送給他,《河殤》的總撰稿人、著名報導文學作家蘇曉康,在接受BBC中文網記者的採訪時,高度評價趙紫陽的拒絕認錯行為。 蘇曉康說,趙紫陽大發光彩,是在他被廢黜之後。第一次遭中共高層檢討時,他拒絕了保留政治局委員的誘惑;第二次拒絕檢討,又放棄了中央委員的位子。之後長達十六年的軟禁,這類特立獨行,都在中共歷史創下紀錄。黨史上拒絕作檢討的總書記只有2位:陳獨秀和趙紫陽。 蘇曉康指出,中共這種「列寧式政黨」特色,是全黨服從中央、中央服從一個領袖集團,要靠「黨的紀律」來保障,黨員服從「紀律」乃是「黨的生命」,也是這架機器的運作機制;然而趙紫陽「拒絕認錯」的更大意義,在於他突破了共產黨紀律的約束。 現在仍被監禁的著名異議作家劉曉波,曾稱趙紫陽堅持「政治道義」,他說:「趙紫陽與胡耀邦一樣具有人道主義同情心,但他還有戈爾巴喬夫式的對共產制度的滅絕人性的認識……這成為他嚮往現代民主社會的重要內驅力,使他在改革開放中以『悲劇英雄』的形像結束了政治生命。」 從改革​​先驅者到國家囚犯 《德國之聲》(Deutsche Welle),則以「從改革​​先驅到國家囚犯」專文,來紀念趙紫陽逝世10週年,內容指出,這位中國改革政策最為關鍵的製定者及執行者之一,最後因為1989年爆發的六四事件,遭到罷黜,軟禁至死。中國官方至今仍對趙紫陽諱莫如深,但有關他的生平事蹟討論,未曾停止過。 報導指出,2005年1月17日,中國官媒新華社發布一則短訊說:「趙紫陽同志因長期患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的多種疾病,多次住院治療,近日病情惡化,經搶救無效,於1月17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5歲。」僅有58個字的短訊,概括了中國文革後時期,一位重要政治人物的逝世。 處於軟禁中的趙紫陽,在中國媒體基乎遭到封殺,他的名字在公眾輿論正式出現次數,屈指可數。2007年,知名政論雜誌《炎黃春秋》刊登國務院前副總理田紀云的一篇文章,「國務院大院的記憶」,其中有一段關於趙紫陽的描寫,讚賞他「一貫倡導節儉,反對鋪張浪費,講排場」,是中共高官裡頭,極其罕見的例外。 曾擔任趙紫陽的政治秘書鮑彤表示,官方對於趙紫陽絕口不提的封殺政策,確實奏效。現在的中國小學生,大概99%不知道誰是趙紫陽;如果是大學生,可能90%都不知道趙紫陽。現在只有約3%-5%的人,或許聽過趙紫陽這個名字,因為他的名字說不得、看不得,他的書也是禁書。 按照中國官方史料的說法,與許多中共早期領導人一樣,趙紫陽也是一個出身於富裕家庭的「革命者」。1919年出生的他,1938年便加入中共。1949年後,趙紫陽先後主政廣東、四川。尤其是在四川期間,力主農村改革,改善農民生活,因此民間留下了「要吃糧,找紫陽」的典範形象。 1978年,趙紫陽離開四川,前往北京。此後他政治生涯出現了巨大變化。1980年,趙紫陽成為國務院總理。七年後,成為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國改革開放政策正是在他的任內全面啟動。 針對趙紫陽所主導的改革措施和成效,曾經擔任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副主任、中共中央政治體制改革研討小組辦公室主任的的鮑彤認為,趙紫陽的改革相當成功。他說,毛澤東的經濟制度不可取,就是大家都知道,必須改,而且已經開始改。至目前為止,沒有人說,趙紫陽改錯了,(等於)說趙紫陽是改對了。說趙紫陽改的不夠,不是趙紫陽改的不夠,而是許多人不准趙紫陽、不讓趙紫陽、阻礙趙紫陽改革。鮑彤表示,在經濟改革方面,趙紫陽面臨黨內保守派的強大壓力;政治改革的議題方面,趙紫陽的活動空間更加狹窄。 1989年 六四事件讓中共改革派與保守派的矛盾達到頂峰。5月19日,反對武力鎮壓學生運動的趙紫陽出現在天安門廣場,發表講話,呼籲學生放棄絕食,承諾進行對話。這也是他最後一次出現在公開場合。六四之後,趙紫陽被指控「分裂黨」及「支持動亂」,免去所有官職,並被軟禁在北京富強胡同6號家中,直到2005年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