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樹種高排放異戊二烯 林業署:樹功能多元勿單看

(中央社記者楊淑閔台北27日電)環境部委託的研究列出15種高排放異戊二烯的樹種,環境部據此建議避免選擇。農業部林業署今天表示,樹有多重功能不宜單看,研究者也沒建議禁止種植,將邀專家及林試所討論。

根據環保署(已改制環境部)委託成功大學整理國內外文獻,整理出台灣15種高排放異戊二烯的樹種,包括楓香、台灣肖楠等。環境部強調,若外界對樹種遭「污名化」,會再邀專家學者共商、滾動檢討。

此外,台南市政府環境保護局已公告「112年起台南市空氣品質淨化區不補助高排放異戊二烯之植物」,是否會進一步出現移除效應,受到關注。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森林產業組組長張偉顗表示,樹木有多元功能,包含調節氣溫、綠化、美觀、降噪音、吸附二氧化碳產生氧氣等,不應單看某一個點,更不應因此移除、砍樹。

張偉顗說,初步了解,有關環境部委託研究計畫,行文林業署為減少衍生性臭氧空氣污染問題,建議避免種植15種造林樹種,因為研究的方法與引用文獻可能還有值得探討之處,且據悉此計畫研究者也強調其研究並未建議禁止種植這15種樹,林業署將再洽詢林業試驗所提供專業科學意見,並向環境部表達。

張偉顗表示,林業署近期規劃邀集學者、專家及林業試驗所等,就科學學理及政策研議等面向討論,專家的結論出爐,會函知環境部並周知相關機構及社會大眾。(編輯:管中維)113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