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檔質佳股 投資價值浮現

工商時報【黃鳳丹╱台北報導】 台股到了萬點水準,但掃描全上市櫃公司,排除年度虧損者,竟仍有高達60檔市價低於每股淨值、本益比低於15倍,尤其以再生-KY(1337)、海光(2038)、台聯電(4905)、蜜望實(8043)、精成科(6191)、友達(2409)、華新(1605)等15檔質佳低股價淨值比股,具備長期投資價值。 台股近1年來上漲2千餘點,逼近萬點水準,但許多個股其實股價表現卻不如大盤表現凌厲,主因仍是權值股撐高指數,光是市值前50大成分股占比就高達68%,貢獻超過一半以上的指數,剩下的800餘檔對加權指數而言「僅是綠葉陪襯」。 專家指出,萬點關前要如何選股讓一般投資人很擔心套在高檔,但掃描台股,股價淨值比低於1、去年每股稅後盈餘為正的個股,就超過250檔,再以本益比進一步篩選,不到15倍的超過60檔,之中不少公司是長年獲利穩定,但因缺乏爆發性題材,對資深股民雖是耳熟能詳,卻沒有想進一步長期投資持有。 機構法人指出,市場情緒追逐買盤或賣出股票時,股價漲跌大多是反應當下業績表現,且僅有前後3至6個月,但最終股價總有一天會回到真實價值,這些股價淨值比低的個股,股價之所以無法彰顯淨值,市場不願意給它更高評價,可能原因分成好幾種,一是近期業績展望平淡,還沒出現爆發性題材;二是籌碼容易取得,追價意願低;三是潮流與趨勢所致,科技、傳產、金融等不同產業特性,市場給予的評價高低不同;四是手中資產並不具開發價值,因此即便淨值高於市價,仍不具買進誘因。 為何都已經到萬點水準,卻仍有超過60檔股價淨值比與本益比偏低,投信法人指出,一方面是權值股所帶來的「高點假象」,但實際上也因為市場過度聚焦「萬點到了與否」形成魔咒,「原本想買的不敢買,想賣的就更急著賣」,透過基金理財的投資人紛紛贖回,機構法人自然要獲利了結,賣壓不請自來,不過,今年景氣好轉,更高的評價並不是沒有理由。 根據最新的財報資料,再生-KY、海光、台聯電、蜜望實、精成科、友達、統盟、高雄銀、瀚宇博、三發、臺企銀、台表科、隆大、友輝、華新等,其中有些甚至是去年底、今年初開始出現營運轉機,稅後盈餘重新上軌道,股價距離淨值還有發展空間。 台股專家指出,跳脫「萬點關卡」的迷思,從這60檔個股中篩選,尋找自己有興趣的類股題材,判斷公司長遠發展潛力,建立自己的口袋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