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大NG保養!AI肌膚檢測趨吉避凶 先搞懂肌膚再選療程


【NOW健康 楊芷晴/台北報導】現代人對於美的要求,已經從日常瓶瓶罐罐的保養,升級至定期的醫美保養,然而選錯療程保養,不但可能讓你傷了荷包,還無法達到你預期的美。專業醫師建議,不論採取何種保養方式,必須先了解自身肌膚屬性和健康狀態,才能給予肌膚「對症」的精準改善。


錯誤臉部保養長出粉刺痘痘 蠕形蟎蟲增生導致過敏發癢


杰膚美診所院長李杰年醫師表示,臨床上常遇到保養或治療不當的情況,較為常見有幾種,其中包含因為誤解自己的的膚質,如中性或中性偏油肌,誤以為是乾性肌,每天早晚擦了多道保養品,肌膚過於保濕滋潤,造成滿臉痘痘。另外,過度控油以及產品選擇錯誤或長期使用類固醇藥膏,都可能導致肌膚不平衡的狀態,例如敏感肌卻使用酸類產品,容易造成皮膚刺激感和脫皮反應,脫皮後誤以為皮膚過乾,又出現保養不當的惡性循環。


一般來說,只要宣稱功效有美白、抗皺、淡斑或去角質,幾乎都含有酸類成分,若不了解皮膚狀態,就可能因錯誤保養而使肌膚狀況更嚴重。李杰年醫師進一步說明,過度的保養,還可能產生蠕形蟎蟲的問題,當臉上保養品已達飽和狀態無法吸收,平時在臉部平衡共生的蠕形蟎蟲,密度與數量便會大增,導致開始出現過敏反應、小粒的紅色丘疹,敏感發癢、膚況變得很不穩定。


肌膚檢測儀結合現代AI技術 幫助患者選對適合療程


李杰年醫師坦言,早期皮膚科醫師僅用肉眼經驗粗略判斷肌膚狀況,然而近年AI技術興起,肌膚檢測儀結合AI影像技術,讓患者臉部肌膚狀況與細節都能一目了然。以Eve V肌膚檢測儀為例,可以讓膚質透過高解析現形,再藉由亞洲人大數據資料庫,與同年齡案例進行對比,立即生成詳細皮膚報告,並與LINE串接,方便後續的溝通管理。現今透過儀器數據的具體判讀,有助醫病雙方良性溝通,制定出最佳皮膚改善方案。


▲李杰年醫師坦言,近年AI技術興起,肌膚檢測儀結合AI影像技術,讓患者臉部肌膚狀況與細節都能一目了然。(圖/李杰年醫師提供)


不僅如此,Eve V肌膚檢測儀更利用AI精準分析,運用正常光、偏振光、紫外光等光譜分析17項臉部肌膚問題,包括毛孔、皺紋、色素斑、敏感肌等項目,揪出許多慢性潛藏在肌膚底下的問題,像是發炎病灶、泛紅區域或正在生成的斑點,都能及時被發現、進而即時預防。


許多人對於臉上的斑點感到困擾,然而淺層斑或深層斑的治療方式並不相同。李杰年醫師指出,透過Eve V精準評估肌膚的問題究竟是淺層的雀斑、曬斑,還是深層的肝斑或顴骨斑。淺層斑可以採取皮秒、紅寶石雷射處理,幾次治療就能明顯改善;深層斑則須選擇具有養膚效果的聚焦透鏡雷射或微針電波,不僅治療時間較長,且須配合調整生活作息、補充維他命C,甚至淡斑藥膏治療,多管齊下,效果加乘。


另外,根據AI影像偵測判讀的結果進行個人化精準治療,包括皮膚皺褶部位可以施打肉毒桿菌素,嚴重則選擇微針電波;法令紋下垂嚴重需搭配玻尿酸填充或膠原蛋白增生劑,以及音波、電波的拉提;若肌膚老化與同年齡相較不算太嚴重,但有敏感肌、血絲明顯,治療時也可搭配養膚雷射優先建立皮膚穩定度。至於微整前後皮膚進步與改變,同樣可透過AI皮膚檢測清楚掌握。


透過專業醫師與測膚儀輔助 全面了解肌膚狀態再治療


每個人膚質或老化程度不同,李杰年醫師強調,不應主觀認定而執著於特定保養方式,應尋求專業皮膚科醫師和肌膚檢測儀的客觀輔助,全面了解自己的皮膚狀態與問題,擬定治療的先後順序,才能有效解決肌膚問題。


李杰年醫師提醒,最常見的肌膚傷害是光老化,出外應做好防曬,平時避免菸酒、熬夜、過多甜食等,維持規律作息、肌膚適度保濕,也可以透過醫美保養讓肌膚煥然一新、重返年輕。


# 首圖來源/李杰年醫師提供


更多NOW健康報導
▸助聽器搭AI科技!帶動全新聆聽體驗 滿足個別聽力需求
▸高齡糖友全面照護 戴東原教授科普獎重視病友正確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