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十大國際新聞回顧

文:編譯組

2022年即將結束,儘管新冠疫情逐步趨緩,但自2月烏俄戰爭爆發以來,不僅國際局勢持續緊繃,多位政治領袖辭世、重大天災和意外頻傳等,凸顯大國競爭加劇、全球安全格局丕變,足以警惕人們應居安思危,共同面對挑戰。本報特列「十大國際新聞」,依照時序,帶領讀者回顧每個重要時刻。

1.東加火山爆發

南太平洋島國東加海底火山「洪加湯加─洪加哈派」,1月15日大規模噴發,引發地震、海嘯、蕈狀雲,所幸並未造成嚴重傷亡,美日澳亦積極伸援,協助島民度過難關。

2.烏俄戰火日熾

俄羅斯於2月24日入侵烏克蘭,但在烏國軍民堅毅抗敵與國際制裁下,其野心已深陷戰爭泥淖。

3.芬蘭、瑞典申請入北約

烏俄戰爭促使芬蘭、瑞典調整中立政策,尋求加入北約獲得集體安全。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6月邀請芬、瑞與土耳其元首會談,見證3國外長簽署官方備忘錄,為兩國入北約進程寫下新頁。

4.安倍晉三遭刺殺

提出「自由開放印太」理念的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7月不幸遇刺,讓全球與日本民眾同感哀痛;日本政府9月27日為安倍舉行國葬,備極哀榮。

5.女王伊莉莎白二世辭世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9月8日辭世,享耆壽96歲。她在位逾70年間,致力領導大英國協,並在辭世前2天仍善盡王室公務職責,見證前首相特拉斯完成交接,成為全球領袖風範。

6.美祭晶片禁令

美國政府10月7日宣布新版晶片禁令,針對先進晶片出口嚴加管控,藉此遏止中共發展尖端科技、威脅全球安全。

7.梨泰院踩踏事件

南韓首爾市梨泰院商圈10月29日萬聖節活動引發踩踏意外,造成近400人傷亡。南韓政府強調,將改進安全警備措施,避免悲劇重演。

8.日海上自衛隊國際閱艦式

日本海上自衛隊11月6日舉行成立70週年國際閱艦式,共有13國30艘軍艦參與,展現印太盟邦團結對抗威脅決心。

9.阿提米絲任務展望登月

美國航空總署(NASA)「阿提米絲1號」(Artemis-1)發射任務,11月16日順利升空,「獵戶座」太空艙並於12月11日安返地球,為2024年人類重返月球揭開序幕。

10.美B-21轟炸機亮相

美國空軍最新銳轟炸機B-21「突襲者」,12月2日首度亮相。該機科技指標足以執第6代戰機牛耳,未來將成為印太地區美軍的戰略打擊中堅。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烏國軍隊堅毅抗敵。(達志影像/美聯社)

南太平洋島國東加海底火山大規模噴發,引發地震、海嘯和蕈狀雲。(達志影像/路透社)

北約秘書長史托騰柏格見證芬蘭、瑞典與土耳其3國簽署官方備忘錄,為芬、瑞2國入北約進程寫下新頁。(達志影像/美聯社)

日本海上自衛隊舉行成立70週年國際閱艦式。(達志影像/美聯社)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在辭世前2天,仍善盡王室公務職責,見證前首相特拉斯完成交接。(達志影像/美聯社)

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讓全球與日本民眾同感哀痛。(達志影像/美聯社)

南韓首爾市梨泰院商圈萬聖節活動,引發踩踏意外,造成近400人傷亡。(達志影像/美聯社)

NASA「阿提米絲1號」發射任務順利升空,「獵戶座」太空艙並安返地球,為人類重返月球揭開序幕。(NASA網站)

美新銳轟炸機B-21「突襲者」,首度亮相。(達志影像/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