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碳排逆勢增長 學者促提去煤時間表

環境部最新報告顯示,我國2022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幅度,連2020年的2%管制目標都沒達成。圖為桃園煉油廠。(本報資料照片)
環境部最新報告顯示,我國2022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幅度,連2020年的2%管制目標都沒達成。圖為桃園煉油廠。(本報資料照片)

環境部最新「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顯示,我國2022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下降幅度,連2020年的2%管制目標都沒達成,溫室氣體最大宗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比起2005年更增加2.55%。學者分析,進口燃煤數量增加,使我國溫室氣體排放居高不下,呼籲政府盡快提出「去煤時間表」,否則2025年10%減量目標,將成為不可能的挑戰。

國家溫室氣體減量目標共3期,首期規畫2020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比起2005年減少2%,第2期則是2025年減少10%,第3期目標2030年減少23至25%。

環境部昨公布最新「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報告」,我國2022年總溫室氣體排放量是285967千公噸二氧化碳當量,即使相較2021年明顯下滑3.78%,然與2005年相比,僅下降1.79%,代表我國2022年排碳量,沒有達成2%管制目標。

報告指出,二氧化碳是我國排放溫室氣體最大宗,占比高達95.7%,我國2022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也比起2005年增加2.55%,平均成長率為0.15%,其中能源部門排放占94.25%,包含能源產業66.36%、製造業與營造業11.79%、運輸12.68%及其他部門3.43%。

前台北市環保局長、台大環工所兼任助理教授劉銘龍分析,我國每年煤炭進口數從2005年的6000萬公噸,到2022年增為6300餘萬公噸,更有超過7成的進口煤炭用於發電及汽電,使得我國溫室氣體排放量居高不下,尤其2025目標年即將到來,再加上核三廠陸續除役、延用麥寮燃煤電廠,10%的減量目標幾乎不可能,呼籲賴政府趕緊提出我國的「去煤時間表」。

環境部氣候變遷署副署長黃偉鳴坦言,要達成2050、2030年減量目標,相當艱鉅,但會努力達成,且台灣2022年經濟成長率、溫室氣體成長率脫鉤程度,已是全球前段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