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球大選年步入尾聲 投票結果揭示什麼政治趨勢?

今年被外媒稱為「超級選舉年」,根據國際選舉制度基金會(IFES)統計,2024年共76國進行領導人或國會選舉,影響全球超過一半人口。台灣1月13日舉行總統及立委大選,美國、印度、印尼等人口大國和歐盟也都在今年面臨民主抉擇。

然而,多家國際組織最新調查都顯示,全球民主正處於停滯或衰退狀態。

依據美國非營利機構自由之家報告,全球自由度連續18年下降,選舉操縱是主因之一。關注全球民主趨勢的瑞典V-Dem研究所表示,2023年約半數國家民主倒退,在自由公正選舉指標跌幅創新高。

經濟學人智庫(EIU)則在2月發布2023年民主指數,指出世界上近40%人口生活在獨裁統治之下,只有8%人民生活在完全民主國家。

因此,今年的全球大選更成為民主與政治局勢轉變的關鍵。

哪些大國的選舉結果已經出爐?

印度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印度從4月19日至6月1日舉行為期6週的大選,由於擁有9.7億名選民,被稱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民主選舉。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選後宣布勝選,成功連任第3個任期。

不過莫迪所屬的印度人民黨只在國會獲得240席,未達到過半的272席,是印度人民黨自莫迪2014年當選總理以來首度席次未過半。

美聯社報導,過去印度在莫迪的領導下,新聞與言論自由被限制,法院和行政機關也成為打壓異己的工具。在「獨尊印度教」的方針下,印度教民族主義者也越趨激進,非主流宗教信仰者遭受攻擊的事件屢見不鮮。

  • 地緣政治加全球最大人口紅利 迅速崛起的印度在莫迪連任後有何影響?

歐洲議會

今年歐洲議會選舉由歐盟27個成員國、約3億7300萬名符合資格公民進行投票,選舉規模僅次於印度大選。每個歐盟國家在歐洲議會的席次根據人口規模而定,當選議員依意識形態加入議會黨團。

選舉於6月9日落幕,贏得最多席次的是原先最大黨、立場中間偏右的歐洲人民黨,但極右派仍在此次選舉取得重大進展。因為極右翼政黨在歐盟強國法國和德國都獲勝,在義大利、奧地利、匈牙利及荷蘭等國也贏得大量選票。

  • 歐洲議會選舉極右派有所斬獲 恐扭轉傳統歐盟勢力

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更因所屬的中間派同在聯盟,在歐洲議會選舉慘敗給瑪琳勒朋(Marine Le Pen)領導的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而決定解散國會,提前在6月30日舉行大選。

法國

法國大選首輪投票原本是極右翼的國民聯盟得票率居冠,馬克宏所屬聯盟僅屈居第3,但在第2輪投票,左翼聯盟「新人民陣線」棄保策略奏效,異軍突起成為國會最大黨,馬克宏的同在聯盟居次,國民聯盟則意外在3大陣營中敬陪末座。

CNN及《衛報》分析,這是現代法國首次沒有政黨單獨過半,過往也沒有組成聯合政府的傳統,因此法國政壇可能陷入僵局,議會分裂將加劇,削弱馬克宏在國內外的地位。

  • 法國大選結局翻盤 左派聯盟第二輪投票逆轉成最大黨

英國

在歐洲議會及法國首輪大選皆由極右派政黨獲勝之際,英國7月4日舉行全國性大選,結果偏左派的工黨拿下過半的410席,工黨黨魁施凱爾(Keir Starmer)成為新任首相,執政14年的保守黨落敗,在650席國會議員席次中僅獲得120席。

不過《衛報》報導指出,實際上英國小黨在今年大選得票率創新高,是因英國採用相對多數決制對小黨不利,才讓工黨以33.8%的得票率獲得63%的席次。除工黨和保守黨外,拿下最多選票的政黨是中間派的自由民主黨,以及極右派的改革黨。

  • 英國大選選舉結果一次看

這些將影響國際局勢的大選結果,反映出什麼現象?

選後多翻盤

英國、法國及葡萄牙等國在選後皆呈現「變天」局面,因前總統墜機身亡被迫提前舉辦大選的伊朗,也由改革派候選人擊敗過去執政的保守派取得政權;南非6月初出爐的大選結果,更是自1994年廢除種族隔離以降,執政的非洲民族議會黨首次國會未過半。

CNN報導稱全球大選年對於現任政府而言是種「懲罰」,因為現任政府需面對後疫情時代疲軟的經濟,以及多年執政的包袱與逐漸累積的醜聞,要獲得選民青睞更加困難。

已開發國家普遍升高的生活成本,也讓現任政府在選情上更加不利。路透社報導,民調顯示,對生活成本的擔憂是印度總理莫迪所屬政黨支持率下降、歐洲議會選舉中主流政黨失利,以及英國執政黨落敗的重要因素。

波蘭群眾上街抗議政府政策。(圖/美聯社)
波蘭群眾上街抗議政府政策。(圖/美聯社)

歐洲向右轉

對生活成本的不滿不只導致歐洲議會及法國選舉結果右傾。早在葡萄牙3月大選,極右翼政黨Chega就斬獲比前次成長4倍的議員席次;奧地利極右派奧地利自由黨也在9月29日的選舉拿下最多選票,首度成為奧地利最大黨。不過由於該黨在183席議員中仍只佔57席,須尋求組織聯合政府。

國際律師協會則指出,歐盟至少7個成員國現任政府內部都有極右翼政黨,包含克羅埃西亞、捷克、芬蘭、匈牙利、義大利、荷蘭及斯洛伐克,面臨司法和民主制衡遭受削弱的威脅,對法治社會產生重大影響。

歐洲電視台分析,各國人民選擇向右轉的原因不盡相同,但移民問題、經濟困頓和俄烏戰爭都是背後的驅動力。

挪威政府極端主義委員會負責人索爾萊夫森(Cathrine Thorleifsson)認為,歐洲懷疑主義再崛起也是主因之一,意即對歐盟抱持懷疑態度、反對歐洲一體化的思潮再現。

索爾萊夫森說明,在遭遇金融危機、疫情、俄烏戰爭的經濟影響以及生活成本危機之際,部分民粹主義右翼政黨確實找到簡單的解決方案,並承諾保護人民和主權免受外界威脅。

德國帕紹大學教授德德勒(Hans-Georg Dederer)則指出該國極右派另類選擇黨獲得年輕人支持的原因,「選擇黨在TikTok等社交媒體上非常活躍,結合溝通技巧,成功吸引心懷不滿的年輕選民。」最後另類選擇黨的青年選票增加了超過2倍。

(圖/美聯社)
(圖/美聯社)

近半數選舉過程不民主

經濟學人智庫年初預估,今年70餘場選舉中,只有43場會是完全自由且公平的。路透社報導,人權組織對孟加拉、伊朗、白俄羅斯和俄羅斯等國的選舉公平性表示擔憂。

此外,如7月舉行總統大選的委內瑞拉,雖然選委會宣布由現任總統馬杜羅連任,但反對派支持者抗議選舉不公,且官方結果跟出口民調完全相反,美洲多國也一同呼籲馬杜羅政府公布投票數據證明。

  • 委內瑞拉總統大選開票結果遭疑 選委會稱馬杜羅得票過半連任

10月底剛結束的黑海國家喬治亞國會大選,也因為由親俄羅斯執政黨勝出,引發反對派及民眾指控俄羅斯介選,獨立觀選團還舉發作票、賄賂、恐嚇選民等一連串違規行為。

  • 喬治亞國會大選親俄派勝出 總統控俄羅斯介選籲民上街抗議

這些選舉過程疑似不民主的現象,也印證了全球民主倒退的困境。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法國會第2輪選舉出口民調逆轉 首輪贏家極右翼國民聯盟淪第3
歐洲議會光譜向右傾 將牽動全球政經局勢
印度大選莫迪宣布勝選 國會席次低於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