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天下雜誌》兩千大企業調查 「AI版營運績效五十強」誰能靠AI變更強?

《天下》公布2024「兩千大調查」結果 (圖/天下雜誌)
《天下》公布2024「兩千大調查」結果 (圖/天下雜誌)

2024年《天下》「兩千大調查」今日(5/14)結果出爐,烏俄戰爭尚未結束、以巴衝突又起,通膨高漲、全球升息的影響,總體經濟環境大逆風。依賴貿易的台灣經濟首當其衝,但生成式AI的出現也掀起產業革新,創造全新機會。

榜上製造、服務、金融業的整體表現,製造業、服務業營收分別年減9.21%、5.68%,僅金融業年成長20.47%。《天下》也首度推出AI版營運績效五十強,第一名為世芯電子與營邦企業,其中世芯電子與AI相關之營收佔比高達七成。

製造業:整體大衰退,航太、汽車零件成亮點

受到傳產與科技產業景氣不佳、持續去庫存的影響,整體製造業營收比前一年大幅下滑9.21%、近七成企業陷入衰退。這也是2013年《天下》將一千大企業調查擴增為兩千大,製造業11年來整體衰退幅度最大的一年。

在低迷中,傳統產業卻有亮點。航班恢復後的維修服務,加上新飛機零組件訂單帶動下,漢翔、經寶精密都有亮眼成績;而汽車AM(售後市場)零件業者東陽、帝寶與堤維西,則受惠於美國最大車險業者擴大使用AM件,帶動需求成長,獲利創新高。

服務業:民生消費產業火熱,資服業慘澹

服務業總營收整體衰退5.68%,總純益更年減一半,行業別呈現兩極現象。

營收規模較大的資訊服務業如大聯大、華碩,以及長榮、陽明等海運公司,受到全球景氣影響而表現低迷。內需服務業則一片榮景,去年是疫情解除後第一個完整年份,消費者累積了3年的財力,帶動享樂型消費行為大爆發,與吃喝玩樂相關行業,全都大幅成長。

服務業營收成長最快公司前10名,旅行業者就佔7席,五福旅行社反彈最大,營收較前一年暴漲16倍;旅行社龍頭雄獅的營收重返200億大關。觀光旅遊復甦,同步帶動主打精緻服務的星宇航空,以及專攻日本線的台灣虎航業績大躍進。

餐飲業也同樣成長,王品首次年營收突破200億,饗賓餐旅、築間、亞洲藏壽司與漢來美食,年營收成長都超過三成。

金融業:銀行是最大贏家 金融業整體營收較前一年成長20.47%,入榜100家企業就有86家營收正成長。總獲利也成長超過四成,一掃前一年股債雙殺、防疫險賠錢的慘況。

銀行業是最大贏家,以銀行為主的金控如中信、台灣、兆豐、第一、華南、玉山和永豐,獲利都創新高,最大原因是台美利差的投資收益。金管會就統計,去年銀行投資收益年增114%,透過操作外匯賺取大筆機會財。擁有大量外幣的兆豐金,去年獲利成長81%,居全體金控之冠。 AI也刺激台股全年上漲26%,在亞洲主要市場僅次於日本。而高股息及債券ETF需求大增,帶動證券、投信業有好表現。

全新排行:AI營運績效五十強

在筆電、智慧型手機,甚至一般伺服器都需求低迷的當下,微軟、Meta等美國雲端大廠瘋狂的AI軍備競賽,成為眼前最明確、最旺盛的科技需求。搭上AI列車的台廠,不但股價水漲船高,也相當程度確保今、明年的成長動能。

因此《天下》特別檢視台灣AI供應鏈,根據過去3年的長期成長、單年表現及企業規模等6項財務指標,評估企業的營運績效,最終挑選出50家企業,成為「AI版營運績效五十強」榜單。

在AI五十強榜單,包含散熱模組廠、提供特殊應用IC(ASIC)服務的IC設計公司、封裝測試廠等,但勢力最龐大的族群,則是伺服器代工廠。

摩根士丹利證券報告,2023年全球最搶手的輝達GPU伺服器出貨量,台廠就佔了七成以上。依照市佔率排名,分別為鴻海、英業達、廣達、緯創、技嘉,以及緯穎。這6家台廠在AI伺服器代工,擁有各自特殊的地位與競爭力,可以稱為AI時代的「新電子六哥」。

其中,技嘉是新電子六哥中去年唯一營收成長的公司,和輝達從遊戲顯示卡時代到AI伺服器,建立超過20年的關係。技嘉規模不如其他五哥,不走ODM(原廠委託設計代工)模式,而是以伺服器標準品進攻二、三線的雲端客戶,客戶包含近來異軍突起的GPU雲端服務商CoreWeave。

榜單中也有沉寂已久、靠著AI驚奇翻身的企業。像台灣第一家封測廠華泰,因為替美超微代工主機板,2023年全年股價成長竟超過200%。而並列第一名的伺服器機殼廠營邦,年營收成長近六成,也成為熱門AI概念股。

數位專輯連結

獨家AI五十強榜單》佔輝達GPU伺服器七成,「新電子六哥」是誰?連結

2024年「AI版營運績效五十強」調查說明

從AI相關的10個行業別(IC設計、半導體、電腦周邊與零組件、電腦系統、電子、通訊與網路、光電、精密儀器、產業控股、資訊設備銷售與服務),依過去3年(2021~2023)的長期成長、單年表現及企業規模等6項財務指標,評估企業的營運績效。

符合上述條件的企業,分別在每項指標中,依數值高低分成20等份,再依據相對位置給予1到20分。將6項指標的得分加總,以總分排名。

再依據排名,找出AI供應鏈廠商,例如輝達GPU供應鏈、AI伺服器供應鏈、特殊應用IC(ASIC)伺服器供應鏈、AI邊緣裝置供應鏈等共50家,且2023年有實際AI營收,並列出AI營收佔比。

更多 TVBS 報導
黃仁勳要求極高成就輝達 專家建議:領導風格可調整別獨攬大權
憂AI技術被敵國用於攻擊 美國會議員提案限制出口
OpenAI推出新模型「GPT-4o」!類人逼真對話反應快
OpenAI傳推AI搜尋引擎!蘋果新iPad廣告「壓碎創意」惹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