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為何四年一次?閏年為何是二月?中央氣象署專業解說閏年由來

今天是四年一度的2月29日,許多民眾知道今(2024)年為國曆閏年,卻未必了解閏年的由來,也不清楚為什麼四年才會迎來一次2月29日,事實上,中央氣象署曾解釋背後源由。

許多民眾知道今(2024)年為國曆閏年,卻未必了解閏年的由來,也不清楚為什麼四年才會迎來一次2月29日。(示意圖/Getty Images)
許多民眾知道今(2024)年為國曆閏年,卻未必了解閏年的由來,也不清楚為什麼四年才會迎來一次2月29日。(示意圖/Getty Images)

中央氣象署指出,在人們的認知中一年為365天,不過太陽視行從春分點到下一次春分點的「回歸年」,其長度實則為365.2422日,因此,以日記年,每過一年便會比回歸年的時間少了約0.25天,也就是6小時左右,如此一來,每過四年視行太陽便會落後春分點位置大約一天的時間。為了彌補這個差距,使日期和節氣較為對位,陽曆曆法便規定每四年就有一年的2月必須多一天,也就是2月29日,而民眾也將2月有29天的這一年稱為「閏年」。

氣象署進一步說明,由於一個回歸年約為365.2422天,倘若一直用每四年加閏1日的方式修正,多年後就會出現太陽回歸春分點的日期會越來越提早的現象,因此為了更加準確記錄時日,天文學家也制定了一套陽曆閏年規則「以西曆年份為數,此數為4000倍數不閏,400倍數閏,100倍數不閏,4年倍數閏」。

舉例來說:

閏年的倍數,

4的倍數年:例如:西元2000年、2012年、2020年,可被4整除,就是閏年。

400的倍數年:例如:西元1600年、2000年、2400年,可被400整除,就是閏年。

不是閏年的倍數,

100的倍數年:例如:西元1800年、1900年、2100年,不可被400整除,不是閏年。

4000的倍數年:例如:西元4000年、8000年,不是閏年。

閏年為什麼是加在2/29?12/32可以嗎?

早期的羅馬曆法當中,一年是10個月、304 天的曆法,例如英文中October是10月,但Octo開頭明明是數字八的意思(例如:octopus章魚、octagon八邊形),也就是說當時October其實是8月。

這個曆法一直到羅馬國王努瑪‧龐皮留斯(Numa Pompilius)的時候,發現有施行的困難,因為與365天的回歸年差距太大,雖然當時的人還不知道地球繞太陽這件事,但他們會發現每一年年初的季節都不一樣,整個周期非常混亂。

努瑪國王於是決定加入兩個月,也就是一月和二月,也就是Ianuarius(January)和 Februarius(February),但最初是加在一年的最後面,而不是一開始。也就是二月才是一年的最後一個月。

所以把閏年的日期加在最後一個月,也就是2月之後,就成為當前的曆法習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