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歲國民參審 挨諷如奶嘴法官

中國時報【林偉信╱台北報導】 司法院月初公布「國民法官制」草案,年滿23歲民眾有機會與職業法官一起坐在法官席上參與審判,司法院19日舉行公聽會,會場炮聲隆隆。東吳大學法律系教授陳清秀就認為,讓不懂法律的門外漢審判「很危險」,況且23歲就能當國民法官,「這和大家批評的奶嘴法官有何不同?」 陳清秀指出,參審制其實是「問道於盲」的制度,刑事審判者應有刑法和刑事訴訟法的專業素養,如不具備就由不懂法律的門外漢審判「這是很危險的」。 她表示,現在不少法官被批評是奶嘴法官,遭質疑他們年紀太輕、不食人間煙火、且生活經驗不足,司法院應該增加法官的人生歷練,但根據司法院草案,23歲就能當國民法官,「這和大家批評的奶嘴法官有何不同?」 台灣陪審團協會理事長張靜律師則表示,司法院應對於刑事審判應採參審制還是陪審制應考慮「兩套劇本」,各自試行再決定應採哪個劇本,何況公投法日前已三讀通過,也可考慮以公投法決定該採行何種制度。 真理大學教授吳景欽質疑,司法院是否只有一套劇本?應有好幾個劇本才對,他認為,如果只有國民法官制牽涉廣泛,刑事訴訟法、法院組織法等相關法令在證據開示及起訴狀一本主義上都應修正。 民間司改會陳雨凡律師則肯定司法院推出的草案,但希望能將陪審制一併試行。 主持公聽會的司法院祕書呂太郎表示,國民參審是世界趨勢,雖然總統府召開的全國司改國是會議未對此做出決議,但國民參審已是全國民眾期盼的司改項目,司法院提出草案初稿,就是希望藉由在各地舉辦的公聽會,聆聽各界意見,進行修正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