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只會說疊字 可能發展遲緩

醫師鼓勵孩童發聲讓語言和動作相符,讓孩童從遊戲中找到樂趣,找到說話表達的能力及認知感。(記者方一成攝)
醫師鼓勵孩童發聲讓語言和動作相符,讓孩童從遊戲中找到樂趣,找到說話表達的能力及認知感。(記者方一成攝)

▲醫師鼓勵孩童發聲讓語言和動作相符,讓孩童從遊戲中找到樂趣,找到說話表達的能力及認知感。(記者方一成攝)

小孩童喜歡說「茶茶」、「飯飯」等疊字,大人通常也會覺得可愛,但如果到了三歲以上卻只會說疊字,其他語彙幾乎不說,就有可能是發展遲緩!三歲多的男童小融和小翔即是如此,還有社交互動障礙,經過衛福部彰化醫院復健科和精神科的早療團隊一年多的密集治療,已經五歲的二人現在說話正常,和小朋友互動良好,看不出曾經發展遲緩。

小翔媽媽表示,小翔到了三歲只會說「抱抱」、「怕怕」等疊字,他們原本以為是「大隻雞慢啼」,長大了就好,長輩也覺得這樣說話很可愛,但是小翔不太與人互動,肌肉比較僵硬,好像和一般同年齡的小朋友不太一樣,經過彰化醫院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評估後,他們在彰化醫院早療團隊治療,每週來三次,才慢慢的進步。

彰化醫院職能治療師簡榮成昨(十四)日在遊戲教室帶著小融和小翔玩遊戲、拼圖,進行認知訓練,並訓練平衡協調和肌力,還要他們把要做的動作叫出來,鼓勵孩童發聲,讓語言和動作相符,並給予回應,讓孩童從遊戲中找到樂趣,找到說話表達的能力及認知感。

治療師簡榮成表示,小融和小翔一年多前來的時候,二人在語言方面都沒有太多的詞彙,也因此沒有辦法說出完整的句字,只會說「茶茶」,不會說「要喝茶茶」,除了語言障礙,還有社交及注意力障礙,無法和其他小朋友互動,所以,評估後由各領域的治療師從語言、認知、肢體協調等各方面同步治療,一年多來,二個人的治療目標一樣,一起治療,也一起進步。

精神科主任梁孫源表示,孩童來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包括兒童心智科醫師、心理師、語言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等人一起評估,找出遲緩原因到底是環境刺激不足或情緒障礙物或其他原因,各有不同的治療方式,再統整出治療計畫,復健科的物理治療師主責肢體大動作的訓練、職能治療師主責精細動作訓練、語言治療師訓練語言和發音,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師進行心理治療,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及時介入治療,每個個案都能在彰化醫院完整評估及治療,不用跑好多醫院分別進行不同方面的治療。

復健科主任廖宜新表示,當發現孩子語言發展速度比同年齡孩子慢,或是發現孩子二歲還不會講話,或過了三歲還無法表達出完整句子,大部分只會以疊字表達時,這就有語言發展遲緩的疑慮,必須找兒童發展聯合評估中心評估,交給專業去評估治療,而且有可能不只是語言發展遲緩,還可能伴有認知障礙等其他方面的遲緩,這些不是單一的問題,需要早療團隊來協助,才比較能讓孩童有符合他年齡該有的表現,家長千萬不要再存有「大隻雞慢啼」的觀念,這可能會延誤孩子的心智等各方面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