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場演說定錨兩岸論述 知情人士指政策不變 談話節奏與框架則不同以往
賴清德總統上任將屆100天,新政府接棒執政,兩岸議題始終是備受矚目焦點。自上任至今,賴清德幾次談話皆受到兩岸與國際高度關注,如520就職演說、616陸軍官校百年校慶、823戰役勝利66週年祭悼典禮。
賴總統在最受關注的520就職演說中,重申將秉持「四個堅持」、落實「和平四大支柱行動方案」;在立場上,一方面對中釋出善意,拋出橄欖枝,盼「重啟雙邊對等觀光旅遊」、「學位生來台就學」、「一起追求和平共榮」;另一方面則堅守「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態度。對內則以「團結」為主軸,盼以最大公約數團結台灣社會。知情人士指出,賴總統的兩岸論述與態度便是奠基於此,也就是在善意溝通下堅守立場、在務實中保持彈性與韌性。
至於616陸軍官校百年校慶的談話內容,知情人士指出,當時因北京當局同時爭奪黃埔軍校話語權,賴總統為鼓舞與團結國軍士氣,喊出「中華民國在哪裡,黃埔精神就在那裡」,在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前提下,直接奠定陸軍官校的正統性、強調中華民國政府正當性;同時以「中華民國」團結台灣社會與我國國軍。
知情人士表示,賴總統的兩岸論述從520就職演說開始鋪陳,直至823戰役勝利66週年的談話,內容集過去所陳述的重點,直接點破「中國要拿下台灣,不是台灣哪一個人、哪一個政黨說了什麼」,且強調「不分地域、不分族群,軍民團結共同保護台澎金馬、捍衛中華民國」,要以「團結」作為主軸,畫出一個台灣社會最大的同心圓。若將這3場談話攤開比對,可看出賴總統的兩岸政策不變,但也確實拋出不同於以往的談話節奏與框架,且有層次去除舊有框架、重新論述,定錨「與全世界共同面對」,並善用台灣在經貿、科技、公衛面向等優勢,建構綿密完整的國家安全戰略,讓台灣成為國際社會「民主保護傘」不可或缺重要一員,為兩岸撐出更多空間。
在國防方面,賴總統起用文人部長顧立雄,並在3個月內進行超過10個國防視導行程;另外也將三軍儀隊撤出中正紀念堂,今年「漢光40號」演習則首次以無劇本、去中心化、24小時夜間訓練、實彈操演全程直播方式進行。
知情人士認為,由此可看出賴總統的國防改革絕非紙上談兵,而是希望大開大闔推動國防改革、強化國防實力。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AMD研發據點落角南台灣 總統:對台南未來大有幫助
政院2025施政方針:兩岸對等尊嚴交流 與港澳良性互動
國策顧問曾貴海辭世 總統親頒褒揚令 盼其精神能流傳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