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將屆12周年 「輻」食「核」去何從?

2011年福島核災,首當其衝的地區之一浪江町,目前大約8成地區仍禁止進入,由於食安疑慮,種植的稻米也無法食用,幸好有生質塑膠業者進駐,將稻米混合樹脂,製成低碳塑膠材料,至少50%的稻米含量,有效減少石化產品的用量,製成的塑膠外帶餐具獲得連鎖餐廳業者採用,還能製成塑膠袋等,活絡地方經濟,也帶來復甦的希望。

看著自己的稻田再次恢復生機,85歲的安倍,人生彷彿也跟著開機重啟,即使這些稻米不能盛裝在餐盤上、而是要化身成塑膠食器。

浪江町稻農 安倍:「我想為減少塑膠垃圾盡一分力,另一個目標就是重建浪江町,我希望能幫上忙,請教過很多人的意見後,就決定和Biomass 合作。」

建築物二樓外牆,標示出311核災當時,海水漫淹的高度。浪江町至今仍有大約8成地區,禁止進入,基於食安考量,當地生產的稻米,依然無法食用,復耕也找不到買家,直到去年底這家生質塑膠業者進駐,扭轉了一切。

Biomass Resin 福島社長 今津健充:「這是塑膠中的石油基樹脂,這是稻米,在我們的工廠,石油基樹脂與稻米混合,製成稱為稻米樹脂的顆粒。」

這些低碳塑膠材料,至少50%由稻米組成,雖然無法降解,但至少顯著減少了石化產品用量,經過檢驗,輻射量也安全無虞。除了連鎖餐廳的外帶餐具,也能製成紀念品,還有購物袋,用途相當多元。

而除了生質塑膠產業,還有混凝土廠等8家業者,陸續進駐浪江町,創造了大約200個工作機會,當地居民相信,只要懷抱希望,小鎮就能一步步恢復往日榮景。

浪江町稻農 安倍:「我不知道要花上多少年,但我相信浪江町會越來越好。」

更多 大愛新聞 報導:
英印聯手Space X 發射40顆衛星
兩岸恢復直航 開放10定期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