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獨家 | 百度無人車兩大核心事業部合併,明年量產1000輛無人車

今年以來,百度已經多次動刀調整自動駕駛業務。

36氪從百度內部、行業知情人士等信源獲悉,百度正在對IDG事業群(智能駕駛事業群組)進行組織架構調整,推動智能汽車事業部(L3)和自動駕駛事業部(L4)兩大部門合併,以實現技術資源整合。

一位百度無人車員工告訴36氪透露,合併的策略是將智能汽車事業部的技術和業務分拆,“技術部分整合進自動駕駛事業部,業務部分還保留。”因此,合併後自動駕駛事業部的新組織架構包括3個部分:自動駕駛技術部、智能汽車業務部、智駕地圖業務部。同時,百度也將車路協同業務升級為獨立部門,成立智能交通業務組。

百度IDG的智能汽車事業部(L3)和自動駕駛事業部(L4)是百度自動駕駛兩大關鍵部門,前百度地圖負責人顧維灝擔任智能汽車事業部總經理,該業務部門面向車企提供Level 3級量產方案,包括高精地圖、代客泊車(AVP)、高速自動駕駛(HWP)等,而自動駕駛事業部則面向行業提供Level 4級自動駕駛方案。

據悉,早在11月中旬的總監會上,百度IDG總經理李震宇就宣佈了此次組織架構調整。“現在已經整合差不多了,下個月就按照新架構運行。”上述一位知情人士告訴36氪,現在L3的技術線員工已經向L4的技術部負責人王雲鵬彙報,而L3部門總經理顧維灝去向未定,目前在休假狀態。

多位百度IDG員工向36氪透露,合併的主要目的是集中優勢資源,完成IDG明年的核心目標,“這個目標是在2020年與紅旗合作量產1000輛自動駕駛車,兩邊已經達成了初步協議。”

36氪向百度求證部門合併及其原因、L3部門總經理顧維灝職務情況,以及IDG與紅旗量產1000輛自動駕駛汽車的目標,百度表示不予置評。

今年8月,百度與一汽紅旗聯合研發的45輛Robotaxi(自動駕駛出租車)在長沙投入試運營。1000輛Robotaxi顯然是一項龐大工程,Waymo作為自動駕駛行業的领頭羊,也未能投放千輛規模的自動駕駛車。上述百度無人車員工告訴36氪,每輛車百度可以收取近百萬元的開發費,1000輛車對於百度IDG部門來說,是筆不小的收入。

36氪獨家 | 百度無人車兩大核心事業部合併,明年量產1000輛無人車
36氪獨家 | 百度無人車兩大核心事業部合併,明年量產1000輛無人車

百度與紅旗聯合研發的Robotaxi車型

前三個季度中,百度僅有二季度實現正向盈利, 第三季度的虧損擴大至63.4 億元。財報不斷承壓,投入巨大、尚難造血的百度無人車業務也多次傳出分拆獨立,尋求外部融資的消息。但今年資本市場趨於謹慎,這一計劃顯然未能順利實施。百度無人車部門勢必要快速尋找落地路徑,同時控制成本。

避免資源互耗,調整不斷

百度的自動駕駛業務發端於2013年,由百度研究院主導,此後相繼成立L4自動駕駛事業部和L3智能汽車事業部等。2017年3月,由時任百度總裁陸奇主導,百度對自動駕駛事業部(L3)、智能汽車事業部(L4)、車聯網(Car Life etc. )三大業務進行整合,成立智能駕駛事業群組(IDG)。一個月後,百度推出開源自動駕駛平台“Apollo”。

智能駕駛事業部(L3)主要做的是面向車企的量產生意,包括提供高精地圖、代客泊車(AVP)、高速自動駕駛(HWP)等,而自動駕駛事業部(L4)主要面向行業提供Level 4級自動駕駛技術方案,包括自動駕駛出租車(Robotaxi)、無人巴士、無人清掃車等業務。

資源互耗是L3和L4部門之間的頑疾。百度在成立IDG事業群時就指出,此前,智能汽車業務架構較為分散,幾個事業部隷屬於不同的業務群組,不利於內部資源協調和業務統籌發展。

但即便是合併後,兩個部門仍然存在技術資源的冗餘,一位百度無人車員工告訴36氪,“合併是好事,兩邊重複資源挺多的,L3有高精地圖,L4部門也有,L3做感知,L4團隊也在做,而且L3越來越向L4靠攏,已經開始在技術方案中測試激光雷達感測器。”

當然,關鍵的問題不是組織重複導致的資源浪費,而是L3所在市場不成熟,商業化進展緩慢。智能汽車事業部主要面向車企提供前裝的L3級自動駕駛量產方案,但車企對Level 3級方案的需求仍不清晰。

“今年(車企)對自動駕駛的熱度降低了很多,那些說要在2020年、2021年推出L3的,都往後推了,已經沒有明確的時間表。”博世底盤控制系統中國區總裁陳黎明告訴36氪。

百度顯然很早捕捉到了這一信號,在今年7月的百度AI大會上,百度IDG總經理李震宇在採訪中告訴36氪,“目前主機廠客戶基本都推遲了(L3)相關產品的上線時間,整個行業對這個階段的技術定義是有爭議的。”

百度內部也將業務重心從高速自動駕駛(HWP),轉向場景更封閉、速度要求更低的代客泊車方案(AVP)。一位百度L3部門的離職員工透露,百度最多時有3支團隊做AVP方案,除了高速自動駕駛(HWP)項目人員轉去做AVP,還有重慶盼達的代客泊車團隊,深圳與比亞迪合作的AVP項目團隊。

但深圳的AVP項目近乎停滯。一位比亞迪的技術合作方告訴36氪,“比亞迪要求每輛車方案的成本做到1000元以內,對於百度來說難度很大,現在人員已經撤出。”對此,比亞迪方面向36氪回應,“有過技術交流,但進度十分緩慢,還沒有明確說不做。”

目前百度AVP方案對外公佈的合作方是威馬汽車,這是百度重金投資的一家新造車公司。

聚焦Robotaxi

被整合的不僅是智能汽車事業部。多位百度員工告訴36氪,今年9月底,百度對北美自動駕駛團隊有過約10%比例的裁員,涉及仿真、商務,甚至稀缺的感知崗位。更早時候,百度北美團隊還將新辦公大樓進行轉租,退回舊樓以節省成本。百度方面對北美裁員一事進行了否認,其表示,為加速產品落地和商業化進程,百度內部對團隊分工進行了相關梳理,美研團隊部分工作佈局轉移北京。

2017年4月,作為AI戰略的關鍵一環,百度推出了自動駕駛開源開放平台Apollo。時任百度總裁的陸奇宣稱,要將Apollo打造成“自動駕駛界的安卓”,面向行業和開發者提供底層系統、仿真平台、高精地圖等工具和解決方案。

但顯然,整個行業的技術都處在蓄力階段,商業驅動力不足。今年1月,百度在CES展上發佈了ApolloEnterprise(即Apollo企業版),目標客戶主要是汽車製造商、汽車零部件企業和出行公司,這意味著Apollo從開源走向提供to B的定製產品。

“現在百度IDG最核心的就是Robotaxi項目’Apollo Go’,內部已經從開源項目、無人小巴等團隊抽調了大量人手過來支持。”一位百度Apollo Go項目成員告訴36氪。

今年4月1日,百度已經與先導控股、湖南湘江發展集團、智能科技創新中心成立了湖南阿波羅智行科技有限公司,參與Robotaxi項目運營。

Robotaxi即自動駕駛出租車,谷歌旗下的Waymo、國內的小馬智行都是這個模式的代表項目。Robotaxi不僅是自動駕駛行業的頂級技術,也因為可以取代人類駕駛,引發汽車行業乃至出行市場變革,而備受資本追捧。摩根士丹利曾為Waymo給出一份1750億美元的估值。

如今,隨著自動駕駛的前裝量產模式進度受阻,城市環衛、末端配送、接駁巴士等細分場景不成熟,看似更為遙遠的Robotaxi則相繼取得落地突破。包括百度在內,小馬智行、文遠知行以及AutoX等自動駕駛公司,都相繼通過尋求地方政府支持,實現落地試運營。

9月26日,百度宣佈,Apollo Go項目的首批45輛Robotaxi車隊在長沙投入試運營,允許普通市民申請後參與試乘,這批車隊由百度和一汽紅旗基於純電車型EHS3聯合研發。長沙之後,百度又與河北滄州市達成合作,後者成為第二個Apollo Go項目的試點城市。目前,百度為拓展落地試運營,已經申請150張自動駕駛路測牌照。

36氪從百度內部獲悉,12月18日,百度將在長沙首屆生態大會上,公佈更多自動駕駛、智能網聯的關鍵進展。

實現載人試運營距離Robtaxi的真正商業化造血,還有不少距離。去年12月,领頭羊Waymo在人員稀少的亞利桑那州投放商業試運營後,再無公佈向其他城市的拓展進度,而通用旗下的Cruise雖然吸引了軟銀、本田等機構的資本支持,將估值推高至190億美元,落地進度也一再推遲。

不過,在自動駕駛賽道上,也並無其他捷徑可走,唯有認準方向、集中資源,不斷推進技術向前,等待市場成熟。(36氪旗下未來汽車日報作者程瀟熠對本文亦有貢獻)

本文經授權發布,不代表36氪立場。

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來源出處:36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