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歲罹糖尿病!她飲控竟爆「眼底出血」險失明 連續監測揪「3地雷」食物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黃小姐(右)確診第二型糖尿病,後續透過連續葡萄糖監測才發現「飲食地雷」。(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黃小姐(右)確診第二型糖尿病,後續透過連續葡萄糖監測才發現「飲食地雷」。(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黃小姐(右)確診第二型糖尿病,後續透過連續葡萄糖監測才發現「飲食地雷」。(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小心糖尿病年輕化!美食部落客黃小姐37歲時就確診第二型糖尿病,雖罹病7年來很自律飲控、血糖控制良好,但仍常常爆發眼底出血,後續透過連續葡萄糖監測(CGM)科技才發現「飲食地雷」,愛吃的「蛋糕」雖看似罪惡,但對她血糖影響竟相對小,反而是以為相對健康的「地瓜」和「紫米燒肉飯糰」反使葡萄糖數值飆升,經再次調整飲食規劃後,視網膜病變等併發症隨之穩定許多、減緩失明危機。

蛋糕、地瓜、紫米飯糰等食物恐使葡萄糖數值飆升,對糖友來說有增併發症風險。(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蛋糕、地瓜、紫米飯糰等食物恐使葡萄糖數值飆升,對糖友來說有增併發症風險。(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蛋糕、地瓜、紫米飯糰等食物恐使葡萄糖數值飆升,對糖友來說有增併發症風險。(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今年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糖尿病學會、糖尿病衛教學會今(6)日公開最新台灣糖尿病年鑑,台灣盛行率創新高達10.6%,遠超日本、韓國、香港等鄰近國家,總罹患人數恐突破300萬人關卡,且年輕化時鐘快轉,小於40歲的勞動人口中,糖尿病粗盛行率從0.77%上升至0.98%。

糖尿病衛教學會歐弘毅理事長指出,台灣糖尿病年輕化的速度快轉,增加慢性病防治的挑戰,患者除靠定期回診的醫療照護外,更有賴日常生活中自我的監測及管理,而以臨床經驗來看,青壯年糖友在日常中最大困境不外乎不方便或認為不需要,而無法規律監測血糖,然而血糖波動過大,對於周邊血管及組織的傷害就越大,這也是併發症提前報到的主因。

糖尿病學會理事長黃建寧指出,過去臨床上主要依賴糖化血色素(A1c)作為糖尿病管理的唯一指標。然而,A1c只能反映過去2至3個月內的血糖「平均值」,無法呈現長時間內血糖波動的全貌。隨著科技的進步,連續葡萄糖監測(CGM)技術的誕生,讓糖尿病管理從傳統的單點測量進化為持續監測。

他說,透過CGM,糖友能夠追蹤理想糖值達標率(TIR),TIR代表血糖在標準範圍內的時間百分比。TIR越高,代表血糖控制越穩定。根據臨床證據,TIR每增加10%,A1c大約會降低0.8%。相反地,若TIR降低10%,微量蛋白尿的發生率會增加40%,而視網膜病變風險則會上升至64%。

成大醫院內科部醫師杜業豐從臨床經驗指出,飲食控制和規律自我監測是大多數糖友的共同難題,由於糖友的情況各異,制定個人化治療方案一直是重大挑戰。上述CGM技術突破了傳統血糖監測的侷限,能全面掌握葡萄糖波動,幫助糖友建立個人化飲食控制對策。

專家表示八大國際學會共識,推動以TIR評估糖尿病的管理表現。(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專家表示八大國際學會共識,推動以TIR評估糖尿病的管理表現。(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專家表示八大國際學會共識,推動以TIR評估糖尿病的管理表現。(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專家表示八大國際學會共識,推動以TIR評估糖尿病的管理表現。(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專家表示八大國際學會共識,推動以TIR評估糖尿病的管理表現。(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黃建寧說,目前八大國際學會共識,推動以TIR評估糖尿病的管理表現,以紅黃綠三個顏色反應葡萄糖濃度的數值,讓指標更加直觀,目前共識建議第1型及第2型糖友應維持TIR比例7成在綠燈範圍。台灣糖尿病管理也持續依照國際共識滾動式修正治療指引。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驚!北市去年新冠死亡「比流感多4倍」 醫示警:「4族群」染疫會更嚴重
「左流右新」打了沒?幼童接種率才2.2%!阿包醫解惑打疫苗「常見7QA」
台積電擴建利多來了!賴正鎰「1原因」喊話央行「年底第8波打房」先不要
心臟驟停3小時!趙少康開心手術續命 名醫魏崢揭「主動脈關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