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成失智症 可預防、延緩

失智症常見記憶衰退等症狀,很容易被人誤以為是老化現象。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台北分院神經內科醫師楊昭男昨日表示,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失智症,但是初期不僅是記憶喪失而已,最近幾年研究也發現,失智症約有四成風險,其實是可以預防或避免發生。

楊醫師指出,失智症可以看成是一種漸進性退化,其病理主要是大腦異常的β類澱粉蛋白質堆積,其他可能表現症狀包含大腦執行功能不良,其中包含執行多項任務、整合組織化事務、做出決定很困難。呈現方式當中,常見工作表現不佳、煮菜順序錯誤、玩麻將技巧變差。

楊昭男醫師指出,個人生活方面,可能四肢有力但無法作出某個體操動作,也就是肢體失用症,無法運用肢體表達學過的技能,無法執行複雜動作計畫,比如買菜買水果接著騎車回家。神經心理功能測驗中,軌跡追蹤測驗B卷檢查,很可能顯示異常。

楊昭男指出,大腦後部皮質明顯萎縮,可以表現為視覺產生變化,比如深淺判斷錯誤,尋找書本閱讀位置困難,以及無法在雜亂中找東西,明明鉛筆與橡皮擦放在一起卻只看到鉛筆,可能病患一開始先看眼科以為是白內障,後來記憶明顯變差才看神經內科。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幾年研究發現,失智症約有四成風險可以預防或避免,第一,小於四十五歲青壯年時期,大於十年教育年齡受教育程度可以減少風險;第二,四十五至六十五歲中年時期,聽力損傷、頭部外傷、高血壓、過量飲酒及肥胖等是重要風險。第三,大於六十五歲老年時期,抽菸、憂鬱、社交孤立、少動、空氣汙染及糖尿病必須減少,有助降低風險存在。另外,早期看診發現問題,可以給予積極職能及語言治療、失智及精神藥物治療,以及生活協助或殘障證明,幫助明顯改善生活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