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戰略大轉彎!美國改出這一招,中國就不敢犯台?

「如果中國對台動武,美國會出兵救援?」在台海局勢緊張的此刻,美國40年對台戰略大轉彎,從「建設性模糊」到「策略性清晰」。然而如此轉變,會讓美國在關鍵時刻做出什麼決定?

這個問題過去40年間,不斷有人提問,但無論台灣還是美國,沒有人知道真正的答案。

原因在於,過去40年間,無論台灣情勢如何緊張,美國—無論是民主黨還是共和黨當家,都不曾對這個問題說清楚、講明白。

這樣的「建設性模糊」一方面讓中國不敢輕易動武,無論國內鷹派「用武力征服台灣」的呼聲有多高;另一方面,「模糊」也讓台灣不敢貿然宣布獨立,無論選舉時「台灣獨立」喊得多響亮。

美國、中國到台灣在「默契」上維持「模糊」是否能持續帶來和平。《外交事務》雜誌9月一篇文章警告,「建設性模糊」的時代已經終了,未來,美國必須要採取「策略性清晰」才能常保台海無戰事。

從「建設性模糊」到「策略性清晰」

這篇文章作者名叫理察.哈斯(Richard Haas),他曾擔任美國國務院政策規劃主任和前國務卿克林.鮑威爾的幕僚,2003年7月開始,他就一直是美國對外關係委員會主席。

他認為,所謂的「策略性清晰」就是明白告訴中國:如果對台動武,美國將有所回應。

台美1979年斷交後,美國國會通過「台灣關係法」,表明任何以和平以外方式,強行決定台灣未來的行為,不但威脅西太平洋和平和安全,也將導致美國嚴重關切。

根據該法案,美國應該保持介入台灣戰事的能力,同時提供台灣必要的軍事支援。但對於關鍵的中國出兵台灣,美國是否會馳援,並沒有明確宣示。

在此同時,當年擔任國務卿的季辛吉則發明了建設性模糊constructive ambiguity一詞,這是指談判,敏感而爭議不下的問題,使用模稜兩可的措辭,保持彼此迴旋的空間。當年季辛吉認為,美中台三方彼此立場不同,要針對台海問題提出三方都可以接受的安排是不可能的事,因而特別發明這個詞彙。

左為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Flickr by The White House
左為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Flickr by The White House

左為前國務卿季辛吉(Henry Kissinger)。Flickr by The White House

問題是,40年過去後,當年一個中國、台灣關係法和建設性模糊為架構的台海「現狀」,已經到了改變的時刻,改變的原因,主要是中國的崛起。

大國崛起、戰狼外交改變局面

從1979年改革開放迄今,致力於發展經濟的中國採行克制的對外政策,同時讓台海維持了40年的和平。不過,從中國國力的崛起到中國戰狼外交的改變,哈斯認為,「模糊」已不足以維持台海和平。

他認為,2021年將是個緊迫的時間點,中共100週年紀念即將到來,全黨都等著看習近平如何落實「中國夢」的實現。從他最近不惜快速對香港下重手就是一例,而在香港之後,台灣首當其衝。

左起為美國總統川普、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志影像
左起為美國總統川普、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志影像

左起為美國總統川普、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達志影像

哈斯認為,40年美中台軍事經濟力量改變,在其中少數從來沒有改變的事情之一,就在於中國取得台灣,對美國的利益傷害無可承受。萬一中國侵台,而美國無力回應,包括日韓在內的亞洲盟友,將可能被迫倒向中國,或是開發核子武器以求自保。特別是川普總統這兩年接連棄守北約,宣布從德國撤軍以及拋棄庫德族之後。

「策略性清晰」怎麼落實?哈斯主張,光是一張書面聲明並不夠,在宣布出兵保護台灣的同時,美國同時應該:

一、增加在亞太的海空軍力部署。

二、動員國務院的規劃人員,演練台海可能的危機狀況,把台海當成是優先事項。

三、美國應諮詢日本和韓國,看看台海如果發生戰事,他們願意提供什麼協助。

四、明確告訴中國,對台動武將是經濟成長停滯,其後果將危機共產黨執政的合法性。為了向中國表明立場,美國國會同時應該通過法案,允許對中國採取禁運等措施。

五、動員亞洲和歐洲盟國一起行動。

「創造性清晰」不等於「台美關係提升」

近期美國官員接連訪台,台美關係似有增溫,再加上民主黨黨綱拋棄「一個中國」,再再都給人美台關係提升的聯想文章認為,這正是最危險的,因為中國最不能忍受的就是台灣尋求國際承認,而這也是中國最容易拿來攻擊台灣的理由。

「策略性清晰」可以降低中國誤判情勢的可能,值得注意的是,從「創造性模糊」到「策略性清晰」並不意味著美國必須提升與台灣的關係。換句話說,美方如果宣示動武保護台灣,將是單邊的,而非共同的,美國原有的「一個中國」政策將不會受到改變。

哈斯認為,由於美國的亞太盟邦都認定,中國一旦攻台,美方將提供援助,如果美國突然決定不再援台,將危及與這些國家的同盟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從「一中各表」到「創造性模糊」的消失,愈來愈明確的界線,是不是意味著,台灣無論是對美或者對中,可以操作的空間同樣變小了?

本文轉載自遠見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