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年的接力 藏在巷弄裡的府城風情
【圖/文.台灣光華雜誌】
沒在台南彎曲巷弄裡迷過路,別說你來過台南,不是直腸子的一路貫穿,總是七拐八彎地藏著意外之趣。何以台南有這麼多的小路?《行走的台南史》作者蘇峯楠告訴我們,「台南其實不是一個人造規劃而成的城市,是自然發展形成的。我們說的小巷道,都是街道的一部份,在過去的生活空間裡,大家都用走路的,那是屬於行人的尺度。」
路,是400年來走出來的,街區的樣貌,亦是台南人400年積累的生活點滴,因為是葉石濤口中所說「適合做夢、幹活、戀愛、結婚,悠然過日子的好地方」,400年來大家接力,守護府城的生活記憶。
時代疊層的印記
台南最早發展的區塊當屬今日赤崁樓到民權路區域,荷蘭時期就發展的十字大街,東西向是今日的民權路,往東通往仁德、歸仁、關廟一帶,集散山區的物產;南北向是忠義路,負責南來北往的交通。
每座城市都有防禦的需求,只是台南要晚至18世紀才蓋起城牆,蘇峯楠解釋,清朝時期的統治者擔心台灣若動亂,城牆會加重平定的難度,遲至朱一貴事件(1721年)後,才逐一修建城牆;曾經,府城是擁有14座城門的大城,如今只留存下「兌悅門」、「大東門」、「大南門」及「小西門」,城牆遺址今散見在如成功大學光復校區、台南女中後方樹林街等地。
日治時期,日本人帶來歐洲近代都市規劃的觀念,拆除了阻礙交通的城牆,並進行市區改正;有些道路是擴寬原有的主要道路,如民權路和忠義路,其動線400年來沒有大改變。也有新闢的路劃開了舊城區原有的紋理,中正路就是一例。
新開的路貫穿了舊街區,也與多條道路產生新的交會節點,「這個會合的聚集點,可能有五、六、七條路會合,於是日本人用了圓環來處理這聚合的節點。」這也形成外地人對台南多圓環的認知。
「海」的記憶
在今日提到台南,「海」未必是多數人聯想到的關鍵字,但對蘇峯楠來說:「台南是個海港城市,是因海而長出來的城市。」
昔日的府城,有一半是台江內海的範圍,海濱的界線約落在今日赤崁街的位置,登赤崁樓可以眺望台江海景。隨著台江內海不斷淤積,城市往西邊擴展,殘存的水道成為五條港區域,這邊曾經是城外最熱鬧的街區,是貿易貨品的集散地,店鋪多、商人多,氛圍與城內截然不同。
如今關於「海」的蹤跡,蘇峯楠舉例,從最古老的民權路往西行,在全美戲院附近,有一名為「大井頭」的市定古蹟,大井頭意味著碼頭旁有口大井,代表此處曾經臨著海。昔日台江內海船運貿易盛行,港口是補給淡水的重要地方,因此碼頭旁邊通常有一口井,供來往船隻取用,大井頭又位居重要的民權路上,「代表這邊曾經是海陸的交會點,而且更著眼其海的角色。」
蘇峯楠再說起,17、18世紀的海岸線約落在今日西門路一帶,沿線許多古老的寺廟,如開基天后宮、廣安宮、大天后宮、開基武廟、開山宮、沙淘宮等,它們供奉的神明,如王爺、媽祖、水仙尊王、保生大帝、池府千歲等,多數與海有關,這些寺廟的方位都座東朝西,面向著大海,隱約透露著與海的淵源。
四百年來,隨著府城開發,台南離海岸越來越遠了,只能從名稱去追憶。像沙淘宮前鄭家菜粽,是府城有名的小吃,從「沙淘」宮名看來,當時人們在廟前樹下啃著美味的菜粽時,腳下曾經是海浪來往,細沙覆足。而在台南已有400年養殖歷史的虱目魚,是台南餐桌上的日常,台南人幾乎都是吃魚的高手。
在城裡爬小山
台南的地形,東半部為台地,有「府城七丘」坐落,但經過數百年的開發,視覺上早難以覺察其起伏;但是老台南蘇峯楠告訴我們,階梯是過去人們應對起伏地形的秘密。
站在民權路向西望,約略可感覺東高西低的地勢;民權路上的北極殿,是昔日府城最高點「鷲嶺」,進殿內參拜,要從民權路先爬個幾階,才會到達當初的廟門,進到廟裡還要再拾級而上,更凸顯了北極殿高聳的感覺。
也有通往海的階梯。大天后宮的建築格局裡就留有昔日關於海的記憶。蘇峯楠解釋,大天后宮昔日坐落在海之濱,廟門正對台江內海;但如今海水已退,你可以想像今日廟埕所在是昔日海岸最低的地方,要入廟拜拜,會遇到一段又一段的短階梯,這一路爬升就像是從岸邊走向陸地的過程,先人利用自然的地形,營造了朝拜天后崇敬的歷程。
動人的建築表情
從荷蘭、明鄭、日治到戰後,台南的巷弄堆疊了各個時代的記憶,街區老屋的表情,是逛大街、鑽小巷時的亮點,構成了這座城市迷人的魅力。
在天后宮附近,赤紅的壁磚是城市裡的一抹紅,看盡時代的興替。還有百年歷史的「隘門」,是古時巷弄中防禦設置,悠悠說著當年的故事。找一個巷口瞥去,匿在矮房子間的寺廟,偶可見像水袖般拋向天際的燕尾屋脊,或是帶著韻律線條的馬背,成為意外的驚喜。
而形如建築博物館的台南,包容了日治時期的公共與官廳建築,如原台南州廳、舊台南地方法院、原台南測候所等;常民的住宅與商家街屋,混搭了和洋風格的建築元素,泥塑的花草裝飾藝術跳躍在山牆和女兒牆上,還有呈現當時職人工藝的洗石子、手工玻璃、鑄鐵技藝,漫步台南街頭,形如一場技藝的時光巡禮。
戰後的街屋受現代主義影響較深,立面多有對稱及不對稱型式的設計表現,騎樓梁柱也別具巧思。因應台南氣候炎熱,建築師絞盡腦汁設計的水平與垂直的遮陽、水泥花磚等。這樣的豐富多元,讓投入台南歷史街區活化多年的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教授曾憲嫻說:「因為這些老屋子還留著,這些元素都被留下來,讓這座城市好像一個生活博物館一般。」
留下老屋,400年來的接力
2012年,台南縣市合併後,台南率全國之先,首訂《台南市歷史街區振興自治條例》,為台南市歷史街區振興工作奠定法源依據。「朝著『文化首都』目標邁進的台南,在當時我們認為該有一個文化上位計畫,來引導民間的保存或開發。」曾憲嫻說起歷史街區振興自治條例的宗旨。
從1990年代延續至今的台南老屋再生風潮,民間老屋保存的動能逐步累積,如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老房子俱樂部和老屋欣力等計畫。大家來台南除了享受小吃美食,另一個重點是從老房子再生的二手書店、餐飲空間、風格夜店、藝術空間,體驗老屋的創意與多元。
那下一步呢?從點到面,從民間到公部門,大夥兒再協力跨前一步,從老屋再生進展到歷史街區保存活化。
何謂歷史街區?曾憲嫻指出,歷史街區指「具有歷史、文化意義之街道或結合歷史、文化,並有保存再生價值之建築群所形成之環境。」其不強調單一建築特色,而是環境的整體感與區域性,更尊重都市紋理的發展動態。
曾憲嫻解釋,傳統都市計畫偏重用計量人口來決定該設置多少公共設施;只管開發,而輕忽了街區的歷史紋理。歷史街區的計畫要補足傳統都市計畫的不足,但又不同於文化資產的保存,更著重於空間的活化再利用。
歷史街區擬定的過程,先要充分了解區域內的資產及資源;利用歷史地圖套疊,劃定出主要及次要的歷史街道;再進行現況調查,包括歷史資源指認、特色老屋調查、特色建築群等等,「我們的作法是重新梳理歷史的紋理,並提出都市設計營造與街區振興建議,引導出好的城市風貌。」
下一步是行動策略,由文化局和都市發展局協力合作。曾憲嫻解釋,文化局提供誘因,諸如建物整修、文化經營或教育推廣等獎勵補助方案,誘導大家投入老房子的保存與活化;都發局則是把關,以政策手段管制偏離軌道的開發,「上述兩者就像是蘿蔔和棍子」,曾憲嫻如此舉例,兩個局處密切配合,成功的機會才大。
保留街區紋理,擋下道路開闢
隨著歷史街區的劃設,部分已定尚未開闢的計畫道路也有檢討的機會,曾憲嫻舉清水寺周邊因劃設為歷史街區,由文化局建議廢止計畫道路,透過都發局做通盤檢討,終止了計畫道路的開闢,保留了歷史街區的紋理。而走遊在蝸牛巷、新美街、清水寺街等歷史街區,更會發現文化局貼心地鋪平道路鋪面、路緣交界與道路側溝的銜接等設計,讓每一次的巷弄探險更安全舒適。
如今,台南市政府文化局已公告了府城(核心區、緩衝區)、新化、麻豆、鹽水、安平暨鯤喜灣等數個歷史街區,面積達到上千公頃。這12年多的成果,文化局邀請建築師楊啟正撰寫成《台南歷史街區好生活》一書,楊啟正為此探訪每一個歷史街區的案例,記錄下街區的故事。
街區就是生活故事博物館
來到新化的歷史街區,新化是依地緣而生的淺山聚落,早期是山產集散地,更是現代化向內陸延伸的第一線城鎮。
楊啟正介紹,新化老街(中正路)上的街屋年代可溯及日治時期,當時的建築特色,商家好用洗石子的面材,裝飾上花草紋樣及店家商號,用西洋古典元素妝點門面,連棟的街屋建築讓街頭備添時代氣息 。
2023年,文化局補助的立面修繕完工,西側街屋再現當年的風華。2024年,東側共五棟街屋的立面也修繕完成,讓新化街區歷史風貌再現。「除了立面修正,還包括增建的鐵皮屋內推、管線立面外露重新規劃等等,這些工作規模都不算大,但需要細緻的溝通,文化局花了很多心力。」楊啟正說。
公部門協助修復公共的立面,私有老屋則有賴民間團隊投入。我們巧遇長年深耕新化的山海屯社會企業執行長許明揚,他從早年投入社區營造,而今以修繕老屋為志業。
「我們團隊目前在新化老街上保存了兩家老店,其一是長泰西藥房(現名為郡九街庄),另一間為有145年歷史的晉發米穀商店,兩家店都是我們知道要出租後,盡快地介入修復保存工作,再來想經營模式,都是文化保存優先,之後再設想商業應用。」許明揚說。
而今山海屯落腳在中正路老街上原惠生醫院的二樓。「惠生醫院這棟建築其實說的是台灣早期菁英受白色恐怖迫害的故事。」曾經一度出租為夾娃娃屋,是許明揚千辛萬苦取得屋主認可,再把老房子修回來,「讓每一間老屋都能留下來,說自己的故事,這樣整個街區就有機會變成一個生活故事博物館。」這也是許明揚對未來生活的想像。
台南迷人的樣貌是一場400年的接力成果,但她還有更多的可能性,歡迎你一起來台南,做夢、幹活、悠然過日子,體驗迷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