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菸槍想戒菸 及時篩出肺腺癌

醫師林文森指出,在病患左上肺葉發現肺結節,證實是肺腺癌並成功切除腫瘤。(記者徐義雄攝)
醫師林文森指出,在病患左上肺葉發現肺結節,證實是肺腺癌並成功切除腫瘤。(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64歲許先生是菸齡50年的老菸槍,退休後久咳不癒,前往醫院門診戒菸,接受免費低劑量胸部電腦斷層肺癌篩檢,在其左上肺葉發現1.8公分的肺結節,經胸腔鏡肺葉楔狀切除手術,證實是肺腺癌並成功切除腫瘤。

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作林文森表示,菸是百病之源,菸草燃燒產生至少有250種有害化學物質,吸菸者罹患呼吸道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明顯增加,是2019年全球10大死亡危險因子的第2位。菸草中有15種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確認的一級致癌物,吸菸者罹患肺癌風險是未吸菸者的15-20倍,口腔癌是3-10倍,胰臟癌是2-9倍。國健署調查2020年國人吸菸率為13.1%,仍有超過200萬吸菸人口。

菸品一級致癌物包含甲醛、亞硝胺和苯駢芘等。菸品尼古丁令人上癮,破壞維生素C吸收、增加皺紋,超過60毫克足以致死。焦油會造成手指及牙齒變黃,也是慢性阻塞性肺病元凶。二手菸比一手菸更毒,未經濾嘴及燃燒不完全的側流菸含更多有毒致癌物質。

婦女因丈夫吸菸而吸到二手菸罹患肺癌風險增加2倍,子女因父母吸菸罹患肺癌風險增加1.7倍。三手菸是指菸熄滅後殘留環境的有害汙染物,會增加孩童氣喘發作風險。至於電子煙和加熱菸含有致癌和毒性物質,同樣有成癮及二、三手菸問題。

林文森指出,據統計,尼古丁成癮(菸癮)單憑意志力戒菸成功的比率低於5%,若接受專業戒菸衛教人員諮詢服務,搭配戒菸輔助藥物治療,6個月戒菸成功率則超過3成。

根據研究發現,戒菸20分後血壓心跳恢復正常,24小時後一氧化碳排除,戒菸1年後心臟病發作機會減半,10年後肺癌發作機會減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