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歲女教授罹卵巢癌嘆:我以為有智慧,就免於恐懼不怕死…一個認識死亡的故事,為何他說必須看
未知死焉知生!
教學一絲不苟、略顯不近人情的文學女教授姚麗玲,在50歲那年發現自己罹患卵巢癌。褪下教授光環,躺在病床上,毫無尊嚴地接受各種化療。她的主治醫生還是以前教過的學生,兩人見面尷尬不已。
在醫治的過程中,她和醫生、護士討論是否放棄急救等生命課題,隨著生命旅程接近尾聲,展開對人生和自我的反思與對話。
這是綠光創藝《當妳轉身之後》的劇情主軸。2016年首度演出後廣獲好評,今年再度登上舞台,開賣5天,票房破9成,再加開場次,現在力拚到台南加演。
今年對吳念真來說,是蠻特別的一年。他寫的兩部與生死有關的舞台劇《人間條件一》、《當妳轉身之後》先後再度登上舞台,連他自己都大感不可思議。
《人間條件一》講的是一位阿嬤,為了彌補缺憾而重返人間的故事;《當妳轉身之後》則聚焦在每個人終將面對的生老病死議題。
兩齣戲雙雙創下佳績,累積票房逼近4萬席次。雙戲女主角—方宥心、王琄也都入圍第59屆金鐘獎。
如何面對死亡 每個人都要了解
吳念真的獨子吳定謙擔任《當妳轉身之後》導演,對於死亡議題,他說:「每個人的生命都會遇到這件事,重點是如何用幽默的方式去對待他。」
《當妳轉身之後》改編自美國劇作家瑪格麗特 愛德森(Margaret Edson)普立茲得獎作「W;t」,探討死亡、醫德倫理、生命價值等嚴肅課題。
艾德森在醫院癌症中心當研究員,他在閱讀英國17世紀詩人 John Donne 作品《死神不要驕傲》(Death be not proud)14行詩很有感,將它改寫成劇本。
吳念真看到譯本後,相當喜歡,改編成舞台劇。因東西方的生死觀不同,他加入莊子對生死的看法。又因女主人公是一位大學中文系教授,他用了李清照、蘇軾的動人詩詞,讓人很快的進入劇情中,與她共感。
▲王琄(右)、譚愛珍(左)演出《當妳轉身之後》。
王琄演出女主角 學會道謝
死亡,是個大議題。在劇中,姚麗玲面對死亡即將來臨,仍不免如此感嘆:「我一直以為只要有智慧,就可以免於恐懼,但是我發現,最後我還是被恐懼找到。」
飾演女教授姚麗玲的王琄表示,8年前在還沒看劇本時就答應演出,「我隨著姚教授一同歷經超過數十回的病痛、恐懼、死亡,舞台上靈與肉的記憶總和,成了一道最美的數學題,因此學會道謝、道愛、道歉、道別。」
「這8年間,身邊幾位朋友走了,我自己也比之前更接近、理解死亡,可以更勇敢觸碰這個角色,感受她更幽微的細節。」
▲《當妳轉身之後》演繹女教授離癌的心境。
姚麗玲在生命的最後,簽下了「不要急救」同意書。王琄表示,人生是一場大悖論,從出生就開始倒數,「但我們對死亡太陌生,一生花至少18年學習知識,卻不願花一天去認識死亡。」
她指出,進劇場看《當妳轉身之後》,就像是經歷生死的過程,能讓人更理解生死。
吳定謙:原班人馬再度同台
吳定謙表示,人是最難的科學,身體是,生命也是,「這部戲看似沉重,但主角將自己生命的最終旅程走得溫暖而幽默,看完之後,你會更珍惜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更熱愛生命。」
最特別的是,《當妳轉身之後》找回原班人馬演出,他強調:「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挑戰。」
「這齣戲就是這麼特別的一個存在:8年前,我們合力把這份感動傳遞給每位觀眾,也把珍貴的經驗放在心裡;8年後,當重演的消息宣佈,每個人都充滿期待、義不容辭回歸,對於這點我無限感激。」
▲吳定謙(右)在《當妳轉身之後》也有參與一角。
吳念真:舞台劇嚴肅的題材比較少
吳念真寫的劇本廣獲好評,《當妳轉身之後》對生死的刻畫更是令人動容。因此,才宣布開賣就賣出9成票券,他笑道: 「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麼賣得這麼好。」
他幽默道:「朋友打電話來說要帶4個好友來看這部,我問他,你為什麼要看?他回,舞台劇嚴肅的題材比較少,我必須要看。」
相關新聞:
想樹葬、不立碑,72歲吳念真從父母過世看透生命…不麻煩兒子,預立醫療決定,「不要讓下一代有負擔」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更多今周刊文章
不是機師、醫師、工程師…這行年薪500萬起跳!5大職業「高薪又壓力小」,念啥科系才能入行?
最新股票抽籤/這檔餐飲股抽到可望賺2.4萬,矽光子大熱門「惠特」倒數2天中籤進帳逾4萬
不是0050、00878!ETF長期投資首選哪1檔?它鐵粉率最高「10個人就有4個定期定額買進」,存股TOP20一次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