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後的臺海形勢:只有中美關係,沒有兩岸關係?

國防部發布監控中共海警船/圖片來源:中央社
國防部發布監控中共海警船/圖片來源:中央社

中共已結束為期兩天的對台環島軍演,表面看來,這場演習並沒有升高為另一次台海危機,但後續發展不會是「船過水無痕」。

對岸把演習的目的說得很明白,就是針對它眼裡的「台獨」和「外來勢力」。說穿了,就是回應賴清德總統的「520」就職演說。僅管賴在演說中未提「台獨」兩個字,但中共認為其「兩國論」的用字遣詞,卻充滿「務實台獨工作者」的身影,故反應非常強烈。中共國台辦強調,賴清德的論述,「釋放了謀『獨』挑釁、破壞台海和平穩定的危險信號。」

《BBC News中文》評論「中共領導人不了解台灣和台灣人民」,認為「如果說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威嚇臺灣人民,讓他們遠離那些挑戰北京的政黨和領導人,那麼到目前為止,效果似乎適得其反。」

這段話只說對一半,綠營有人就是把這次朝野政黨因國會改革在立院爆發的衝突事件,與中共連結一起,藉機又玩「抗中保台」的老把戲;但外媒忽略了,「台灣也不了解中共和中共領導人」,因為對岸不會因台灣政治生態的變化,改變其對台政策的戰略目標。

賴清德的講話迴避「兩岸同屬一個民族」的問題,因此徹底關閉了兩岸復談的「機會之窗」。在民進黨執政下,對岸不再期待兩岸問題能經由兩岸中國人的談判來解決,這就加強了美國在兩岸關係中扮演「裁判兼球員」的角色。

美國國務院對於賴清德演說提到維持台海的和平穩定與現狀表示歡迎,但對於演說中觸及「兩國論」的部分,則是不願明確表達立場,這個表態引發中共外事部門的強烈反應。值得注意的是,連在哈薩克出席上合組織外長會的中共外事辦主任兼外長王毅,都接連說了重話,批評「『台獨』分裂行徑構成對國際秩序最嚴重的挑戰,對台海現狀最危險的改變,也是對台海和平最重大的破壞。」

在對岸的眼裡,美國與賴清德就職演說難脫干係。被視為習近平重要智囊的香港中文大學校長講座教授鄭永年即認為,加速賴推動「台獨」的可能因素有兩項與「外力」有關:一是美日友台舉措或使賴政府誤判情勢,認為美日等國支持臺灣即能嚇阻中共:二是美國在地緣政治、經濟及意識形態,發動對中認知戰,提升了台灣的角色,以及「台獨」勢力的信心。

因此對岸有人判斷,賴演說內容顯示,美無意或是無力「管賴」;廈門大學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劉國深則直言,賴清德的這份就職演說,背後充滿了美國人的算計。他認為,美方之前派了一批又一批的官員去指導賴清德的這次演說,形容賴清德此時就是在「被美國人當槍使,當作美國向中國政府施壓的一枚棋子。美國介入賴清德的就職演說,讓其說一些狠話,實際上是讓賴清德充當打手。」

從前總統陳水扁2000年的就職講話看,美國應該對賴的演說內容下了「指導棋」。陳水扁當時同樣背負民進黨的「台獨」包袱,也必須承受520演說面臨的外部壓力,因此承諾演講內容會「讓美國滿意」,「讓北京找不到藉口」,還要「讓國際社會肯定」。

2000年5月3日陳水扁在就職前接見了當時美國在台協會理事主席白樂崎 (Natale Hans Bellocchi),告訴美方他會把演講內容重點放在內政改革等問題;陳水扁表示,有關兩岸的敘述不多,但並不代表他不重視或迴避兩岸問題。隨後,據美國著名中國問題專家唐耐心 (Nancy Tucker) 在她的書中透露,當時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薄瑞光(Raymond Burghardt)曾協助阿扁完成就職演說稿。

美國國務院於本月25日發表聲明指稱,美國對軍演「深感擔憂」,敦促北京採「克制行動」。聲明強調,美國正密切監控中共的動態,並與盟友合作伙伴就共同的關切展開協調。與此同時,拜登在紐約西點軍校畢業典禮致詞時,重申美國堅定維護並捍衛台海和平穩定,表示「當需要保衛我國、我們盟友、我們的核心利益時,我一向願意使用武力。」

我認為上述美方的說法並無新意,中共在賴清德演說後的對台實施「文攻武嚇」,應是在美國的意料之中,因此在軍事上,美國沒有做出反制的作為,也避免出現了一場中美可能發生軍事對抗的局面;相反地,美國國防部卻告訴《美國之音》(VOA)說,解放軍進行此類演習為美軍「更加深入了解」解放軍的運作方式提供了難得機會。「事實上,這些活動顯示出解放軍要成功實施他們正在演習的這類任務將是多麼困難。」

單就軍事角度看中共這次軍演,可能誤判了其中的政治意涵。首先,因應美國即將到來的總統大選,中共不願捲入看來混沌不明的美國選情,即提供任何一方藉「台灣問題」進行「出口轉內銷」的機會;其次,在舊金山「拜習會」建立中美「管控分歧」的共識後,美國對賴清德就職演說的立場,被中共視為是對中美「預防性外交」的一次重要測試。

中共測試的結果,顯然對美國的表現不會感到滿意。例如,520以來,北京累計已依「國家安全法」、「對外貿易法」與「反外國制裁法」,制裁美國十二家軍工企業與十名高管「採取反制措施」。

賴清德是第一位自稱為「務實台獨工作者」的國家元首;在對岸看來,賴對美國的依賴,必然較之前的歷任台灣領導人為重。兩岸關係「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就有關係」,賴清德若想撇清與「中國」的關係,未來決定台灣前途的一個「想定」,可能只有中美關係,沒有兩岸關係。如果中共決定就「台灣問題」攤牌,主要的對手恐怕不是台灣,而是美國。

【作者 趙春山/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榮譽教授】

看更多相關新聞
中共未來對台政策重點 國安局曝「全力接觸立委、地方民代」
大陸旅遊業者6月赴馬祖踩線 觀光署證實:透過小三通
「6月禁團令可能調整?」梁文傑:我們正在規畫中
兩岸旅遊僵局 國台辦:民進黨要為復常創造條件
陸海警五月9度侵擾 海巡無懼7級風浪驅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