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成夏令營活動開始後不得退費 消基會籲速訂定型化契約

記者李佩玲/臺北報導

不少家長會在暑假期間為孩子安排夏令營活動,但根據消基會調查發現,有6成業者在夏令營活動開始後,完全不允許退費,有7成業者活動開始前的退費機制也較「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於寒暑假期間參加營隊活動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草案規定嚴苛;對此,消基會呼籲政府相關單位盡速完成法規制訂及公告,以保障消費者權利。

消基會指出,對於學生寒暑假期間參加營隊若發生消費爭議處理方式,消保處已於103年指定教育部為中央主管機關,教育部也於105年預告「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學生於寒暑假期間參加營隊活動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草案,但草案預告至今已逾2年以上,卻遲遲未正式公告營隊活動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

消基會指出,根據草案規定,營隊活動前3日消費者任意解除契約需賠償營隊活動費用的30%;活動開始後任意終止契約,則需扣除報酬及其他已實施部份的費用後,依比例返還剩餘費用。不過,這次抽查的10家業者中,卻有包括「擊劍夏令營」、「2018小勇士全方位極限運動體驗營」、「盔甲武士甲蟲營」等7款活動業者活動開始前3日的退費機制較草案規範嚴苛;另外,有6家業者活動開始後完全不允許退費,包括「擊劍夏令營」、「故事島的奇幻旅程」等業者。

消基會提醒消費者,選擇夏令營活動前,應先詳閱業者退費機制,並與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草案參照是否合理,如有違反情事,可向消基會及消保官反應請求協調處理;另外,部分營隊活動指導或帶隊人員依法應有合格證照及場地需符合相關水保及消防公安規定,消費者選擇參加前也要向主管機關瞭解業者是否合法或主動向業者詢問,以維自身安全。

消基會調查有6成業者在夏令營活動開始後,完全不允許退費。(記者李佩玲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