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海大學60年 通才與勞作制度變「有名無實」

東海大學60年 通才與勞作制度變「有名無實」

回顧東海大學以往耀人的光環,芳衛廉博士的身影必然浮現。他是創辦東海教育理念的塑造者。 塑造東海大學的軟體工程師 芳衛廉博士 芳衛廉博士(Dr. William P. Fenn),美國聯董會(UBCCC) 祕書長,在東海創校期間是一位相當關鍵性的人物,東海官史以東海大學的搖籃手稱呼他,的確非溢美之辭。但是創校的「軟體工程」才是關鍵性的貢獻,第一任曾約農校長的開基名言:「開創是我們的口號」,應和芳衛廉祕書長的創校理念前後呼應。 1952年4月2日,芳衛廉祕書長向聯董會提出的「我所欲見設於福爾摩沙之基督教大學的形態備忘錄」(Memorandum to the Trustees on the kind of Christian College I would like to see on Formosa) ,他主張:這所大學不應是中國任何一所教會大學的翻版,福爾摩沙需要的是不一樣的大學。他說:「既然是無中生有,我們大可有機會去創立一個不同型態的大學」。所謂不同的形態,包括:這所大學應造就具有獨特眼光並能投入生活的人。他不是製造白領階級的大學;學生對其生活環境應有不斷的自覺,以避免陷入象牙塔,流為士大夫;該大學應落實民主觀念,學生需具備生活思想;課程不須以技術性導向,而應著眼於寬闊格局;避免嚴格的分科,搭配純樸而不矯飾的校舍;以小規模大學型態,學生人數不約五百至六百人。師生全體住校,教職員必須全職,並提供最佳生活條件,且應為基督徒。」這個創校的基本構圖獲得聯董會的支持,並且著手籌備工作。 原型模式---貝利亞學院(Berea College, KY) 和奧柏林學院(Oberlin College, OH) 芳衛廉祕書長心目中一所理想大學所應具備的特色中,他認為,「這所大學不是白領階級的養成所,不論男女同學都要訓練『勞作』的習慣,有朝一日他們出了社會才不怕髒物沾身」。「這個『勞作』,是意味著學校用最少的服務人員、師生過著最儉樸的生活,『勞作』同時意味著對校外社區提供實際的社區服務,我認為貝利亞(Berea) 和安提克(Antioch) 兩所學院的獨特『勞作理論』,可以部份在臺灣採行」。 貝利亞學院是位於肯塔基州山區的一所小型學校,專為當地無法「外出」唸大學的學生而設。教育側重生活教育和人文陶冶,正是黃武東牧師所指的基督教「平民學校」;事實上,貝利亞地區當地很窮困,勞作的動機全起於經濟,學生勞作是有報酬的,學生可用所得來補繳學費等。芳衛廉博士曾任教於此,東海大學的基本勞作和通才教育的教育理念應源於貝利亞學院。 因此學校在還沒開學之前,芳衛廉祕書長就安排曾約農校長與吳德耀博士,前往貝利亞學院去瞭解該校的「勞作制度」。在一系列訪問中也包括了奧柏林學院和哈佛大學,為通才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 實地瞭解。 美國奧柏林學院(Oberlin College)和初創東海的關係非常密切,1953年6月,聯董會派奧柏林學院前神學院院長葛蘭翰博士(Dr. Thomas W. Graham)為該會代表,偕同芳衛廉博士來台成立建校籌備處及董事會,直接參與東海的籌設。在硬體上奉獻「奧柏林中心」作為學生活動中心,銘賢堂更是當時整個東海的文政教活動中心。軟體方面除了交換師資和支援外語師資外,甚至提供獎學金培養本地師資進修,而最基本的教育理念都是實施通才教育的小型大學。奧柏林大學陪東海走過蓽路藍縷的開創期。 東海光環 今非昔比 [nop]大學,應該走在社會的前面,不應該落在社會的後面; 大學,應是未來社會的縮影,不該是現在社會的縮影。[/nop] 據此檢視,創校時期的東海,以通才教育和勞作制度,走在社會的前面,為東海大學塑造了高等教育的光環:東海是一所「不一樣」的大學,甚至超越公立大學。早期東海的畢業生最得意而自認受益匪淺的正是勞作和通才,也正是這兩門課讓同學們更加「東海」,處處以東海人自豪。例如蕭繼宗的「詩詞」、李聲庭的「政治」、周宜魁的「經濟」、高振華的「天文」都是當年非常叫座的通才課程,讓理工學生體會出「無用之用,大矣哉」的學趣。至於基本勞作,不但打破同學「家庭環境」的高低,更在身體力行的生活教育中培養出東海人獨特的大度山情感。 四十年後,教育部通令實施「通識課程」及「勞作教育」,大學普設「通識教育中心」。東海大學的勞教和通才課成為他校「借鏡」的對象。 很遺憾地,東海擴大招生,學生人數由400位變成6000位後,主事者不但公然揚言:「小班小校是種迷思」,甚至否定昔日的學制與精神。原本勞作指導長崇高到非正教授不聘,後竟改由具黨職祕書的職員掛帥,工讀勞作更是黨員優先的酬庸,原有的宗旨變得面目全非,難怪學生們以「廉價勞工」抗議基本勞作。至於通才課程改成通識課後,中心主任改由具情治背景的教授擔任,後來被解編的「三民主義」師資和課目全部收編納入通識中心。自由選課也因而改由分配「選」課,例如畜牧系學生「必選」由佛光山大師的宗教課,而被譏為是「放下屠刀」的教育。而且每班人數不得少於「法定」標準,教務處尚且暗示「All Pass」原則,從此通識課等同另一門軍訓課矣! 東海的通才教育和勞作制度雙雙演變成「有名無實」的課程,東海因而成為現在社會的縮影,原有的優異性消失,甚至慢慢變成「落在社會的後面」,東海大學已和其他私立大學並無不同!這是東海大學從「異化」到「同化」的實質演變。 長老教會牧師退出董事會見証東海的質變 一、陳明清牧師,從創校開始即堅持:有理想的基督教大學教育藍圖,但是在1963年因以本土為主的教育理念與其他主事者不合,以致退出董事會。 [nop]二、黃武東牧師,「哀東海」(1985回憶錄) 。 早先的籌備委員和第一、二任校長都是熱心的基督徒。…這所提倡自由學風的基督教大學已與創校原旨背道而馳,和台灣其他的學校一樣,終也免不了政治污染的命運,把「喊口號」「升旗」等,全搬進校園,「黨化教育」終於侵入東海了。我曾看到許多東海校友為此沉痛不已,也曾聽到他們慨嘆:「東海大學已變成了東海學店。」[/nop] 三、林宗義教授「認為台灣需要有一所以基督教信仰建立的大學教育機構來栽培社會菁英、造福社會」,當他重回(1989)這個已變成「復校傳承型」的校園時,他的表情是失落的;對東海由小班小校的理想消失,更感無奈。 創校先賢憂慮成真 芳衛廉博士在創校備忘錄(1952/4/2) 中提到:「我認為這所大學不應只是大陸任何一所大學的翻版,---,我了解心想因襲過去大陸傳統大學的念頭很強,但如果我們不能成功地抵制這個想法,我們註定會失敗」。(官史) 1970年6月,芳衛廉祕書長從聯董會退休,東海財政正式陷入危機。董事會諸公及校長將東海回歸「傳統大學的念頭很強」以求自保,結果終於應驗了創校先賢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