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歲樂當「高年級大學生」,大葉大學前校長顏鴻森:具備5力,勇敢圓夢

頂著一頭銀白色的短髮,下巴則是修整有型的山羊鬍,今年73歲的顏鴻森身分多元,爸爸、爺爺、成大機械系名譽教授、大葉大學前校長,以及重返校園就讀東海大學中文系的「高年級大學生」。

大半輩子在學術界打滾,明明退休後可以遊山玩水悠遊度日,為什麼要再重新花時間考和念大學?顏鴻森的答案很簡單,就是希望大學可以成為退休後的生活平台。他笑說當初在60歲規劃退休後生活時,認為自己無法像其他退休教授一樣整天看書,也沒辦法整天打高爾夫球,或四處遊玩。

顏鴻森想了又想,若是「不為學位純為學習」,比起較無壓力的旁聽,直接當個大學生再體驗一次學生生涯,是最好的選項。

退休後,機械系教授成為中文系學生

他認真思考該念什麼科系。身為機械人,顏鴻森第一時間就排除了理工科系,以文組為目標。原因有二,首先是自己讀的是機械、又在機械系任教,再念理工科系,感覺不像退休。「之前在成大服務41年已經夠多了,不要再接觸一樣的東西了。」他邊說邊笑。

另一個原因,則是理工科技具「長江後浪推前浪」的特性,愈高科技的產品生命週期愈短,相關研究也會不斷更新。相較起來,文組所學和研究內容,無論是詩詞、繪畫、音樂,還是創作這些作品的人,即便過了幾千年,還是可以持續被研究。

雖然想學習的領域有180度轉變,但顏鴻森選擇文組科系的核心,還是與機械相關。由於以前主要研究的是創造性機械設計與古機械,顏鴻森原計畫退休後念歷史系,但最後選擇就讀中文系,是因許多古機械的研究與中國古文脫不了關係。「比如想做指南車這種文獻上有、但實際上已經失傳,『有憑無據』的古機械研究,必須查閱古籍,可是讀不太懂,得從了解文字脈絡開始。」顏鴻森說。

立好目標,剩下的就是行動。為了「包中」,當時顏鴻森報了線上補習班,一週啃完一科考古題,5週後就踏入指考考場,放榜後確認錄取東海大學中文系。69歲再度成為大學新鮮人,他設定兩個大學生活目標:專心念書、吸收知識。

「高年級大學生」校園生活與年輕人大不同

考上東海中文系時,顏鴻森仍有大葉大學校長的職務在身,公務繁重,因此他曾休學3個學期,導致原本4年8學期的學習時間壓縮成5學期,只夠上中文系本身的課程,無法再額外修外系的課,也難以參加社團和參與系學會會務,「是有些可惜,」大學生活確實不只有專業知識的吸收,還有人際互動、感情教育等面向,是全面性的學習與體驗,只是他一因學習時間減少,二因體力不如以往,只能把心力放在課業上。他笑說,還好自己18歲第一次上大學時曾經參加過許多社團活動,也在那個還沒有網路的年代,瘋過打撞球和騎車。

就讀東海大學中文系,顏鴻森在校生活作息十分規律,可用「不是在上課,就是在上課的路上」來形容。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就讀東海大學中文系,顏鴻森在校生活作息十分規律,可用「不是在上課,就是在上課的路上」來形容。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二度讀大學,顏鴻森的大學生活,就是吃飯、睡覺、念書的循環。宿舍、咖啡店、中文系系館這800公尺內的「三點一線」,成為他在東海的生活縮影。

週一到週四他住在學校宿舍,生活十分規律,生活起居跟著課表走。每天早上4點半起床,30分鐘盥洗整理儀容,接著寫作業2小時,7點左右踏出宿舍,散步到系館途中,順路在丹堤咖啡吃早餐。接下來有課就去上課,沒課就繼續待在咖啡廳,複習或預習功課。

下午有課時,顏鴻森會帶著午餐到教室裡吃,沒課簡單解決午餐後睡個午覺,整個下午在圖書館裡度過。傍晚5點多買晚餐回宿舍,用完餐洗完澡約莫7點,接著是長達近3小時的作業時間,寫到快10點,然後就寢。

坐在教室右後方的爺爺,拿到系上書卷獎

在學習內容上,顏鴻森認為,中文系與理工科系的學科性質相差甚鉅。理工科偏向線性發展,較具有邏輯性;文學相比起來就像是一張網子,從中心點向外擴散,幾乎看不到盡頭,需要花更多時間心力去了解鑽研。

目前大四的歐卉珊,是顏鴻森在中文系選修課「創作與田野」認識的同學。在系級上歐卉珊雖然是顏鴻森的「學姐」,但她的年紀卻比顏鴻森小了近50歲,年齡的差距讓歐卉珊總以「顏老師」稱呼這位大齡學弟。「知道他以前是校長,一開始覺得有點嚴肅,但相處上覺得他人很好很親切,像是外公的感覺。」她說。

在歐卉珊眼中,顏鴻森像慈祥的外公,更是做事有條理、學習積極度高、主動性強的同學。在討論與分組上會主動提出看法,但又不會以年齡優勢「下指導棋」,與老師互動也不會因為自己過去是校長和教授而有所不同。「就是一個中文系大學生的感覺。」她說,也因為同樣是進到一個新的環境、同樣沒有相關學科背景,系上老師對顏鴻森的態度和對其他同學一樣,沒什麼不同。

體力、耐力、毅力、專注力、智力是高年級大學生必備的5力。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體力、耐力、毅力、專注力、智力是高年級大學生必備的5力。圖片來源 / 陳德信攝

擔任顏鴻森大二導師的中文系教授林香伶說,一開始覺得顏鴻森就是個高齡且勤奮的好學生,發現他曾是大學校長其實是個意外。某次收到顏鴻森請假的電子郵件,mail address是大葉大學,一查才發現他來頭不小。不過林香伶也沒有因此改變態度,還是以對待學生的方式和他相處。在課堂上對顏鴻森的稱呼,也沒有從原本的「爺爺」變成「校長」。

林香伶觀察,顏鴻森總是坐在比較後面的位子,但上課時認真度不減。「他坐的地方不是講台附近,而是比較不專心的學生會坐的那區,通常是教室右後方靠窗的位子,但他不會受旁邊同學影響,上課前就會把講義放大印好,邊聽課邊做筆記。」因為顏鴻森上課認真,作業及報告等整體表現十分傑出,林香伶給了顏鴻森全班最高分。

不但老師給高分,顏鴻森大三時還拿到系上的書卷獎 ,但他對獲獎卻非常謙虛,甚至認為這個獎項應該頒給其他優秀同學才對。

退休後想重返校園,該注意些什麼?

顏鴻森退休後重當大學生,除了將重返校園視為「退休後的生活平台」,也為了不成為子女的負擔。「不想臥病在床讓孩子遭殃。現在在東海,生活有目標,而且和年輕同學在一起,出事機會較小。」他說完,頑皮地聳了聳肩。

不過,身為高齡大學生,難免與正常年齡的同學產生代溝,尤其大學課程常遇到須分組討論做報告,這時年齡差距的挑戰就來了。「他(顏鴻森)跟我說,覺得自己難以跟上其他同學的想法,詢問是不是可以一個人做報告。」林香伶說。顏森鴻雖然有些感到困擾,但後來他也找到方法,彈性調整為和其他同學一起討論,但做報告就自己一組的方式進行。

大齡族群如果想再念一次大學,顏鴻森認為必須具備體力、耐力、毅力、專注力、智力這5力,才有圓夢的可能。另外也需要釐清自己為什麼想重返大學校園,是想打發時間還是想獲得知識。人生沙漏的時間所剩無幾,上大學就要「真的能夠學到東西」,學習方向要很明確,時間也要規劃得宜,才能夠順利跟上課程進度,完成學業。

延伸閱讀:

正能量是什麼?正能量思維6方法,10句正向人生語錄

【減壓練習】總是在付出,讓自己好累?你可能是「高功能小孩」

醫師教玩瑪利歐抗憂鬱,網友實測有感,能當常規治療?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點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