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以上長者聘外籍看護免巴氏量表? 勞動部:推多元方案已大幅改善

台灣邁入高齡社會, 台灣80歲以上長者經估計有約90萬名,照顧服務的勞動力卻短缺。(本刊資料照)
台灣邁入高齡社會, 台灣80歲以上長者經估計有約90萬名,照顧服務的勞動力卻短缺。(本刊資料照)

台灣邁入高齡社會, 台灣80歲以上長者經估計有約90萬名,照顧服務的勞動力卻短缺。立院衛環委員會今(27日)審「就業服務法第55條條文修正草案」,立委王育敏等人提案放寬80歲以上被看護者,以及黃建賓等人提案70歲至79歲患有癌症二期以上被看護者,免經醫療機構專業評估(即巴氏量表),可申請外籍看護。

台灣自1992年開放引進外籍看護,要申請外籍看護等長照服務資源,必須要經過層層關卡,尤其是「巴氏量表」的評估最為複雜且耗時,還需要定期重新評估。去年選前,國民黨總統候選人侯友宜也曾提出放寬巴氏量表政見引起廣泛討論。

勞動部回應,除提案有家庭實際照顧應予考量,也必須落實移工聘僱管理;同時因涉及長照服務及醫療專業。勞動部將與衛福部等跨部會、專科醫師學會、學者專家及相關團體充分討論,以求審慎周延。

勞動部長何佩珊指出,行政院去年推出3種多元認定方式得免經巴氏量表評估與多元陪伴,現有3萬2千人使用,已大幅度克服巴氏量表的問題。

何佩珊答詢時解釋,去年10月,政院已針對80歲以上老人請外勞,推出「多元化」替代方案,80歲以上老人只要先進入長照系統6個月,或輕度失智症者,或中度身心障礙者,就不需要巴氏量表。

提案放寬80歲以上民眾申請外勞「全免」巴氏量表的立委涂權吉認為「多元化」補救方案,無法滿足全國老人的需求。因國發會推估,明年台灣老年人將超過總體人口數的20%,80歲以上老人將超過百萬人,老人照服需求將大增。但就業服務法46條卻仍嚴格限制申請外勞照顧老人需要巴氏量表,多元化案僅開一道小門,而民眾苦等「全面放寬」久矣。

立委呂玉玲等人則提案,包含家庭幫傭、機構看護及家庭看護3種工作,依整體一律免繳就業安定費。勞動部表示,目前僱用外籍家庭看護工之雇主,現行規定已針對弱勢家庭(如中低收戶)免收每月就業安定費2,000元,免繳之弱勢家庭約1.1萬人。如僱用外籍家庭幫傭、機構看護及家庭看護之雇主全面免繳就業安定費,就業安定費每年將減收約42億元,將影響辦理促進國民就業、提升勞工福祉及外國人聘僱管理等工作之推動。

何佩珊表示,此修法擴及機構看護工及家庭幫傭,影響本國照顧服務員、保姆及家務清潔工作者等婦女及中高齡就業權益,並衝擊國內長期照顧制度及托育制度。

更多鏡週刊報導
柯文哲自詡「菁英政黨」 鄭運鵬提厭女形象開嗆:沒倒過來叫已是萬幸
譚德塞世衛健走稱「與台合作」 談入會卻推託:由會員國決定
社運工作者批綠營、民團公然造謠 杜撰平行時空故事激化對立操作動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