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8計畫」啟動 健保署攜手Google推全台首例AI醫療合作

健保署與Google進行全台首例AI醫療研究合作。(劉品希 攝)
健保署與Google進行全台首例AI醫療研究合作。(劉品希 攝)


健保署今天(13日)宣布攜手Google進行全國、也是Google全球首例AI醫療研究合作,以健保雲資料庫為基礎,利用Google雲端科技與AI技術,預測民眾疾病風險,再導入健保家醫大平台,由各級醫療院所分流照護,初期以全球盛行率最高的慢性病-糖尿病優先試行,讓國人能夠早期診斷並獲得治療,達成「健康台灣」願景。

為落實賴清德總統「健康台灣」的政策目標,健保署13日舉行記者會,宣布與Google合作,進行全台首個「AI醫療照護研究計畫」,這也是Google全球首例AI醫療計畫,計畫為期5年。

健保署長石崇良指出,國人最大疾病負擔除了癌症,便是慢性病,每2人就有1人患有慢性病,慢性病中又以糖尿病患者居多,約有200萬國人罹患糖尿病,但控制成效不佳,因此政府必須全方位介入並進行風險分級,此次與Google合作,便優先選定糖尿病管理試行,這也是衛福部正在推動的慢性病管理「888計畫」中重要一環。

石崇良指出,此次合作將取自健保大數據,包括年齡、共病、家族病史、風險因子、各項檢驗檢查資料,然後透過Google的雲端技術及運算能力,以AI技術輸出預測結果,分別算出1至3年內、5年內、10年內的罹病風險,以及罹病後的關鍵指標,如總住院率、死亡率、慢性病罹病率、醫療費用等,再導入家醫大平台,依風險給予綠色至紅色共6種燈號分級,根據風險分流至診所、地區醫院、區域醫院、醫學中心等進行照護。他說:『(原音)把這些資料跟病人的病史、家族史等整個來做這個運算,用AI的技術去找出它的風險所在,那麼做風險預測,比如說它可以根據你過去的資料,那麼可以預測到你未來1年或3年內的健康情形,那同時把它做風險分級,可能是紅、黃、綠燈等等的不同級數,那再來這些資料我們就回饋到醫療端,所以當這個民眾進到診間的時候,醫師就可以第一刻就掌握到病人的風險級數。』

石崇良表示,相關AI分析結果除了傳至醫療院所端,也會回饋至民眾端,民眾可透過「健康存摺」檢視自身健康情況。

原始連結

更多中央廣播電臺新聞
大家醫計畫推地區醫院全人全社區照顧 估8月上路
合作示範計畫打造我國本土癌症基因庫 促NGS納健保
林口長庚蟬聯7年最賺錢醫院 醫務收入中國附醫奪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