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留稿專題E1 臺北興國公園-空軍眷村改建 戰地英壕遊戲場 打造特色環境

記者劉佩倩/專題報導

您知道位於南京商圈的「興國公園」,曾是空軍眷村嗎?位於臺北市中山區遼寧街巷弄裡的興國公園,前身曾是空軍眷村「光復東村」,眷村遷移後長期作為停車場使用。在臺北市政府努力下,翻轉成為都市中難能可貴的公園綠地,成為適合全齡休憩活動的好場所。

興國公園在日治時期曾是日本官兵宿舍。1949年國民政府來臺,利用原官舍改為空軍眷村「光復東村」。隨著政府推動老舊眷村改建,1986年眷村拆遷後,設置臨時公有停車場。2004年停車場變更為公園用地,隨著公園周邊大眾運輸便捷,鄰近新開發建築提供大量停車空間,故拆除臨時停車場,於2022年擴建成大型的都會綠地。

公園設計以光復東村為脈絡發想,全齡為主軸,並考量都會保水及多元使用需求,保留原有樹木,重建景觀水花園、咖啡園,新增多元活動廣場、體健運動空間、遊戲空間及大片保水綠地,採通用化設計拓寬人行空間,提供各年齡使用者活動的無障礙環境,創造商辦人士、街坊鄰居之間的交流綠廊。讓曾經是空軍的家園,變身為引領人們夢想起飛的天空之城。

公園內寬敞的綠地空間為繁忙市區提供一個放鬆之地,大片草皮適合野餐及遛小孩,兒童遊戲場以「戰地英壕」為主題,設計概念採軍事基地、碉堡的意象,利用地形圍塑出壕溝遊戲廊道,「勇士之丘」具備攀爬、溜滑及瞭望等多種功能,孩童可透過不同難易度的遊戲路徑,戰勝登高。

遊戲場的大坡面滑梯,雖然不高,但可以讓孩子們一遍一遍滑下爬上,充分消耗精力;面向大草皮的「飛翔鞦韆」,包括鳥巢韆鞦及2座單板鞦韆,讓孩童有如化身英勇的小小飛行員,從各種路徑衝刺、飛翔、俯衝!喜歡玩小石頭的孩子可以在礫石專區玩個過癮,而且旁邊有洗手檯,玩後清潔十分方便。

值得一提的是,公園內還設置雨水儲存設施,由於近年來受全球氣候變遷的影響,導致乾旱及暴雨頻仍,因此設置地下式的雨水儲存槽,運用既有排水設施,將雨水導入儲存槽內,可收集雨水,除達到基地保水,並提供公園內植栽澆灌使用,達水資源再利用之最大效益,與兼顧環境永續發展。

興國公園前身曾是空軍眷村「光復東村」。(記者劉佩倩攝)

遊戲場的大坡面滑梯,可以讓孩子們一遍一遍滑下爬上,充分消耗精力。(記者劉佩倩攝)

「飛翔鞦韆」讓孩童有如化身英勇的小小飛行員,從各種路徑衝刺、飛翔、俯衝。(記者劉佩倩攝)

公園內設置有大石塊攀爬坡,為孩童遊樂的天堂。(記者劉佩倩攝)

「勇士之丘」具備攀爬、溜滑及瞭望等多種功能。(記者劉佩倩攝)

「水花園」生態池可以讓孩童觀察魚兒及水中生態。(記者劉佩倩攝)

公園為全齡化的都市綠寶地,成為周遭鄰里活動休憩的好場所。(記者劉佩倩攝)

公園內設置「城市咖啡園」。(記者劉佩倩攝)

公園內設置許多攀爬設施,讓孩子們不僅玩樂,還可以鍛鍊身體。(記者劉佩倩攝)

兒童遊戲場以「戰地英壕」為主題,設置壕溝意象遊戲場。(記者劉佩倩攝)

「飛翔棚架」遮陽棚,提供民眾休憩、乘涼的好去處。(記者劉佩倩攝)

「飛翔棚架」遮陽棚,提供民眾休憩、乘涼的好去處。(記者劉佩倩攝)

公園為全齡化的都市綠寶地,成為周遭鄰里活動休憩的好場所。(記者劉佩倩攝)

寬敞的綠地空間提供民眾一個放鬆之地,大片草皮適合野餐及遛小孩。(記者劉佩倩攝)

公園內還設置雨水儲存設施,可收集雨水,達水資源再利用之最大效益。(記者劉佩倩攝)

兒童遊戲場以「戰地英壕」為主題,設置壕溝意象遊戲場。(記者劉佩倩攝)

波浪型造型椅子,可以半躺在上面,享受日光浴。座椅還兼具運動功能,還可以伏地挺身、拉筋及深蹲。(記者劉佩倩攝)

喜歡玩小石頭的孩子可以在礫石專區玩個過癮。(記者劉佩倩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