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開放邊境有譜?王必勝曝條件、採「穩健循序開放」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公布新增新冠肺炎(COVID-19)案例,本土2萬6409例,比起上週五增加17%。境外移入增352例,中重症116例,另新增45例死亡。疫情指揮中心疫情監測組長周志浩表示,病例數呈現持續增加的趨勢,他推測可能還會再持續一陣子。「臺灣社交距離APP」已超過1000萬人次下載,指揮中心公布最新的更新功能,盼能簡化操作。另外,外界關注的邊境開放,王必勝也解釋條件,以及後續可能的開放流程。

增3例兒童MIS-C 2歲女童創間隔紀錄、確診96天才發病

圖片
26日新增2萬6409例新冠本土病例,中重症116例當中45人死亡。指揮中心提供

今增45例死亡病例,其中較年輕的死者為1位40多歲的男性,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男子沒有接種過新冠疫苗,本身有慢性癲癇與其他神經系統的疾病。

22日出現發燒、抽搐、呼吸困難的症狀,當日送醫後經院方檢查,評估病情相當嚴重,於是收住到加護病房。不過,經過緊急救治後,仍於23日過世。羅一鈞指出,男子主要死因為肺炎合併敗血性休克。

兒少中重症方面,今增3例MIS-C個案,且都是未滿5歲的小朋友。羅一鈞表示,第一位是1歲女童,沒有接種過疫苗,7月14曾確診新冠肺炎,8月10日開始出現高燒,12日送醫急診。經醫院檢查,發現有女童有皮疹、發炎指數升高、凝血功能異常,因此院方懷疑是MIS-C並安排住院。在使用免疫球蛋白、類固醇等藥物治療後,身體已恢復於19日出院。

第二位是2歲女童,羅一鈞表示,女童5月10日從確診新冠肺炎,但相隔96天才於8月14日開始出現發燒、腹痛等症狀。16日送醫急急診,檢查後發現有結膜炎、草莓舌、血壓偏低等狀況,院方懷疑是MIS-C並安排住院。

女童經免疫球蛋白等藥物治療後,目前病況好轉,已於21日出院。羅一鈞補充,該例為目前為止,確診新冠到MIS-C發病,時間間格最久的個案。

第三位為3歲男童,羅一鈞表示,本身有慢性的泌尿系統疾病。男童7月11日確診新冠肺炎,8月8日開始出現高燒,12日送醫急診。經檢查發現有泌尿道感染等病徵,因此住院後先給予抗生素治療,但高燒仍持續不退,且進一步檢查後發現有結膜炎、嘴唇紅腫等狀況,因此改懷疑是MIS-C。經藥物治療後病況恢復,已於20日出院。羅一鈞指出,目前MIS-C個案已累積115位。

社交距離APP更新功能

社交距離APP更新功能,指揮中心資訊組副組長龐一鳴表示,「臺灣社交距離APP」至今已超過1000萬人次下載,但原本的APP在自主申報與確診者上傳方面有一些不便的地方。

龐一鳴表示,民眾如有確診使用「臺灣社交距離APP」,原先僅能點選APP上「確診者上傳隨機ID」、「索取驗證碼」等步驟,並於取得驗證碼簡訊的15分鐘內完成上傳操作。新版功能增加配合BBS系統的自動化步驟:

1、用電腦填寫BBS系統者:點選<我要上傳隨機碼>,即會顯示QRCode。請開啟手機相機或能讀取QRCode的APP,掃描QRCode,選擇打開網址後將自動開啟「臺灣社交距離APP」並帶入資料,只需點選分享,即完成上傳。

2、用手機填寫BBS系統者:點選<我要上傳隨機碼>,將自動開啟「臺灣社交距離APP」,並將日期區間與驗證碼自動帶入,只需點選分享,便完成上傳。

最後龐一鳴提醒,如要使用新功能,「臺灣社交距離APP」得更新至最新版。另外,部分安卓(Android)系統的手機,無法掃描後,直接打開網址並自動開啟「臺灣社交距離APP」。因此建議安卓系統可安裝「QR掃描儀&條形碼掃描儀 (繁體中文)」等APP。

圖片
臺灣社交距離APP操作流程1。指揮中心提供
圖片
臺灣社交距離APP操作流程2。指揮中心提供
圖片
臺灣社交距離APP操作流程3。指揮中心提供

開放邊境有譜?王必勝:疫情得達高點且有「趨勢向下」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王必勝昨(25日)接受電視節目專訪,透露邊境開放時間點最快在9月底、10月初,今有媒體詢問相關時程。對此,王必勝表示,目前指揮中心採取先觀察這波BA.5的疫情狀況,並設想如果這一波疫情到達高點,且確定有「趨勢向下」後,指揮中心才會來進行相關的開放動作。

圖片
關於邊境開放,王必勝表示,指揮中心會依據以往一貫的「穩健循序開放」。截自YouTube@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

王必勝指出,指揮中心目前預估高點會落在9月中下旬,至於「趨勢向下」則是指確診數連續2週、3週都呈現向下,這樣指揮中心才會確定是趨勢向下。「趨勢向下」的時間點,他則預估是在10月。

關於開放的部分,王必勝表示,指揮中心會依據以往一貫的「穩健循序開放」,大致上會從「3+4」的部分開始修正。若之後每週入境人數有升高,他表示也可能會開放部分團客、旅行團,之後才會再討論「0+7」的部分。

王必勝指出,「0+7」得考慮非常多問題,包括入境是否要篩檢、醫療量能是否足夠、是否要恢復免簽等,他表示「由於涉及範圍過廣,所以會循序穩健的一步一步的做」。

王必勝最後強調,目前講的都是大概的流程,還無法確切講出時間,因為疫情的推估都是用模型去推,到時候仍然要以實際的發展狀況來做決定。

更多太報報導

本土疫情最新
新冠肺炎今本土2萬6409例、45人死亡 2歲童確診96天後MIS-C
旅遊業9月底開放?觀光局:這是業者建議勿亂傳
戴口罩用嘴呼吸!醫示警:小心爆發牙周病、糖尿病與脂肪肝
兒童染新冠後73%有後遺症 中醫大曝這症狀最多
中秋連假恐又是「疫情高峰」!這2族群要注意

◤防疫不鬆懈 齊心抗疫情◢
醫用口罩安心選 一片不到3元
75%酒精乾洗手 特惠價只要59元
必備酒精濕紙巾 隨身攜帶輕鬆防疫
奈米超濃縮抗菌洗衣精 大容量限時9折

相關新聞影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