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phaliner:過去幾年貨櫃公司普遍提高自有船舶運能占比

根據中國大陸相關單位引述,法國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最新一期市場週報顯示,過去幾年相較於透過租船以擴建貨櫃船隊,越來越多貨櫃航運公司選擇提高自有船隊運能占比。

Alphaliner指出,造成此種現象主要是以下兩個原因:一、在疫情期間貨櫃航運市場繁榮為貨櫃航運公司累積大量現金,增加各公司購買船舶的能力;二、許多傳統獨立貨櫃船東公司(NOOs),尤其是德國船東,持續透過出售船舶方式退出市場,而非建造新船,以擴大船隊規模。

Alphaliner分析,地中海航運公司(MSC)在建構自有船隊方面最為積極,過去四年MSC至少下單訂造八十八艘新船,該公司也收購至少三百五十五艘二手貨櫃船。

Alphaliner表示,MSC十年前旗下船隊中租用船隊運能比例超過六成,但現在儘管該公司自有船隊運能與租用船隊運能幾乎相同(五十比五十),但從船舶數量觀察,MSC租用船舶數量的占比已經下降到僅剩三十六%。

Alphaliner說明,即使在租用船隊中,MSC還擁有大量光船租賃與融資租賃船舶,尤其是對一些大型新造船,MSC實際對這些船舶擁有購買優先權或義務,因此假此把這部分船隊算進去,MSC實際上自己擁有的船舶比例可能高於七十%,MSC目前營運船隊運能規模已超過五百八十萬TEU,而十年前其船隊規模僅為二百四十萬TEU。

至於韓新海運(HMM)自有船隊運能規模也出現大幅提升,目前該公司旗下超過一半為自有船舶,十年前此一比例僅為三十%。二○一六年該公司曾瀕臨破產,在韓國政府協助下,HMM完全重啟其商業模式,退出昂貴租船市場,轉而建立自己現代化大型船隊。現階段HMM船隊租用船舶運能占比僅有四十五%,而十年前此一資料約為七十%。

另,中國大陸海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SITC)在船隊建構部分,目前幾乎完全放棄租船,二○一四年時SITC船隊中有五十%是租船,目前SITC船隊中九十五%為自有船舶,僅有五%運能為租賃船舶。

至於新加坡航運公司X-Press Feeder十年前船隊八十五%為租船,在過去幾年開始大規模收購船舶,包括新造船與二手船,進入二○二四年該公司船隊中租用船舶運能比例已降至五十%;其他像是馬士基航運、赫伯羅德、長榮、陽明、萬海、ONE、太平船務(PIL)等船公司自有船隊規模與比例也都呈現成長。

不過像是以星航運(ZIM)則獨樹一格,二○一四年時,ZIM的七十%船隊是租船,而目前該公司租用船隊比例激增到九十三%,不過近年該公司並與Seaspan等公司合作,新造大量大型貨櫃船,目前正等待交付,當船舶完成交付後,該公司自有船隊規模將出現大幅上漲。

Alphaliner資料顯示,COSCO SHIPPING Lines租船數量也在上升中,擁有船舶數逐漸減少。過去幾年,其他多數總部位於亞洲與希臘獨立船東事業蓬勃發展,包括Seaspan、日本正榮汽船(Shoei Kisen)、東太平洋航運(Eastern Pacific Shipping)、佐迪亞克海運及規模較小的達娜俄斯與納維奧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