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狀蕁麻疹常被忽略 易復發調體質

蕁麻疹發作之後,常會來得又快又癢。新北市中醫師公會理事施丞修昨日表示,傳統中醫認為,蕁麻疹屬於皮膚過敏的一種症狀,常見片狀、條狀、帶狀、小點狀等不同類型,除了片狀、條狀、帶狀的蕁麻疹,可明顯辨識之外,初期小點狀蕁麻疹很容易被患者忽略掉,若要避免反覆發作,患者必須改變體質。 施醫師門診中碰到住在高樓大廈的陳先生,覺得家裡蚊子多,半夜癢個不停,全身多處都有泛紅腫脹小點,越癢就越常抓,越抓就越大顆,後來連白天也開始有這些症狀;由於家裡見不到幾隻蚊子,全家也只有他一人癢個不停,於是到診所調理體質,診斷時發現,那些零星小丘疹其實是初期熱性蕁麻疹,並不算太嚴重,大約治療一周就會痊癒;但要避免反覆發作,需要改變熱性易感體質。 陳先生鼻子過敏嚴重,易感冒又不易痊癒,為了避免早晨溫差大不慎著涼,他都會蓋被子睡覺,但只要半夜身體暖和,就會搔癢起疹子。中醫認為,陳先生的蕁麻疹需連同過敏性鼻炎一起看待,兩者病症合一,屬於外寒內熱的過敏體質。 這種過敏體質就是不蓋被子會覺得冷,容易發生鼻癢、鼻塞、打噴嚏,但是蓋被子之後,體溫上升,又會引起皮膚搔癢,搔抓後產生如同蚊子咬的疹粒。除了治療之外,囑咐陳先生減少溫差過大情況,避免食用會過敏的食物,後來病情逐漸好起來。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小點狀蕁麻疹容易被誤認是蚊蟲咬傷,以致很難發現皮膚日漸敏感化,通常民眾不會就醫診治,也不會防範生活、食品及用藥安全,日復一日很可能發展成棘手的常態性蕁麻疹。 施丞修指出,有些病人長期服用降血壓藥,可能出現不良反應;門診碰到六十五歲戴先生,長期服用高血壓藥物,也對許多降壓藥產生過敏反應,以致無法持續服藥控制,後來醫師找到比較不敏感藥物,只會產生唇腫副作用,只是診斷後研判,長期服用降血壓藥,很可能引發蕁麻疹。 戴先生前來看診時,主訴色紫脹大的嘴唇,手臂、頸部也有因為蕁麻疹而起抓痕,隱隱色紅的條狀抓痕,經過治療之後,唇腫與蕁麻疹沒有再復發,之後西醫找到更好的替代藥物停服中藥;半年後舊疾復發又來求診,這次唇腫紫瘀更嚴重,好像氣球快爆裂一般,病人主訴吃到辣椒菜餚才會引起症狀,經過診斷初步判斷還是降血壓藥影響所引起。 然而,患者認為西醫的降血壓藥效果還不錯,不可能是因為藥物問題所造成,而且這次中藥效果不彰,兩周後未再復診;一年半以後又再度求診,主要是感冒久久不癒而就診,只見病患嘴唇與常人無異,好奇詢問怎麼恢復正常,病人主訴有一陣子太忙,以致經常忘記服用降血壓藥,結果發現血壓也沒有升高,於是便試著緩慢停止服藥,沒想到嘴唇腫脹自行痊癒,蕁麻疹很少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