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Z 疫苗副作用高?指揮中心用一張表格讓你懂

圖片
今日的疫情記者會上,指揮中心說明疫苗的副作用事宜。(圖片來源/擷取自疫情記者會影片)

指揮中心列出三種疫苗「副作用頻率」對照表格

指揮中心在記者會公布統計圖表,列出 AZ 疫苗、BNT(輝瑞)疫苗、莫德納(Moderna)三款疫苗在 2 劑接種後的一般副作用出現頻率。

這些一般副作用包含注射部位疼痛、疲倦、頭痛、肌肉痛、畏寒、關節痛、發燒超過 38 度等症狀。

相較之下,AZ 疫苗的多數副作用出現頻率,比 BNT 及莫德納疫苗來得低,AZ 疫苗唯有在肌肉痛項目中呈現 44% 的頻率,高於 BNT 的 38.3%、大幅低於莫德納的 61.5%;在關節痛部分,AZ 的 26.4% 頻率高於 BNT 的 23.6%、遠低於莫德納的 46.4%;畏寒部分,AZ 以 31.9% 的頻率與 BNT 打平、低於莫德納的 45.4%。

圖片
指揮中心列出三種疫苗「副作用頻率」對照表格。(圖片來源/擷取自疫情記者會影片)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解釋,目前新冠疫苗可分為 2 類,一為如 AZ 疫苗的腺病毒載體疫苗,另一種則是遺傳物質信使核醣核酸(mRNA)疫苗,如 BNT、莫德納疫苗。

在疫苗副作用部分,腺病毒載體疫苗(AZ)的副作用通常會在第一劑、第二劑會較輕微;mRNA 疫苗的特色則相反,若接種第一劑時沒發燒、沒特別全身酸痛,到第二劑就比較可能會產生症狀。

他解釋,打疫苗後身體出現免疫反應為正常,並非打了疫苗才生病,通常症狀都很輕微,1、2天後就會自然痊癒。

此外,年輕人免疫系統強,打入疫苗後可能反應劇烈,產生副作用機會比老人家高。一般副作用症狀愈強烈,通常也表示產生免疫效果愈高。

疫情指揮官陳時中同步說明,經專家審查同意,未來 AZ 疫苗兩劑接種至少間隔 8 週以上,與世界衛生組織(WHO)本月公布的疫苗接種建議一致(間隔 8 到 12 週)。

將來疫苗到貨,第一線醫護人員也會錯開施打,避免全體施打後很多人產生副作用,影響到醫療人力。

更多太報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