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4、BA.5崛起!恐釀新一波大流行 醫曝1招「大量減災」

目前國內主要流病毒株為BA.2,不過,指揮中心今日宣布,邊境攔截26例BA.4及BA.5確診病例,這2種病毒株傳染力較高,且具有免疫逃脫性,恐怕會造成下一波流行。對此,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引用美國研究,分享一個「大量減災」的方法,有望控制住疫情。

研究顯示,BA.4、BA.5傳染力較高且有免疫逃脫特性。(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研究顯示,BA.4、BA.5傳染力較高且有免疫逃脫特性。(圖/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來勢洶洶,WHO於今年6月8日資料指出,目前已超過40個國家分別檢出BA.4、BA.5,傳染速度迅速,病例數持續增加中。指揮中心也在今日透露,邊境攔截26例BA.4及BA.5確診病例,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坦言,該2病毒株遲早進入社區,將會釀成下一波疫情。

羅一鈞坦言,該2病毒株遲早進入社區,將會釀成下一波疫情。(圖/翻攝自疾管署臉書)
羅一鈞坦言,該2病毒株遲早進入社區,將會釀成下一波疫情。(圖/翻攝自疾管署臉書)

對於BA.4、BA.5出現在台灣,許多專家紛紛開始發表言論,其中,醫師黃軒今(15)日引用一則美國國際期刊文章,在臉書指出,美國伊利諾伊州的厄巴納大學2020年秋天,針對大流行的區域執行「3T計劃(Target、Test、Tell)」,一開始大量快篩,發現不到1個月的時間,陽性率從2.86%下降到0.25%,直到年底他們共用掉了上百萬劑快篩,陽性率更是下降到0.16%。

美國研究指出,大量快篩能降低陽性率。(圖/東森新聞)
美國研究指出,大量快篩能降低陽性率。(圖/東森新聞)

該研究強調,「如果可以天天快篩,會更好!」研究人員發現,大家遵守戴口罩、保持社交距離原則仍是不夠的,所以後續安排一周快篩2次,並搭配手機App追蹤,R0值明顯下降許多。之後進一步研究,除了大學以外,也還有針對當地的高中、私人企業和公家機關,做大量快篩以及NPI措施(非藥物介入,例如:環境消毒、個人防護),發現只要有大量快篩,這些地方的疫情蔓延就會獲得控制。

黃軒引用美國研究,指出大量快篩有助於降災。(圖/翻攝自黃軒臉書)
黃軒引用美國研究,指出大量快篩有助於降災。(圖/翻攝自黃軒臉書)

對於記者提問「如何快速減低這些人員的傳播鏈?」醫師黃軒引用美國研究解答,他認為想要大量減災,必須要學習美國採用的模式,開始大量快篩,此外,他也提醒,不能只靠快篩,仍然要維持著NPI,因為畢竟Pandemic在全球尚未完全消失。

▼黃軒認為,「大量快篩、大量減災」。(圖/翻攝自黃軒臉書)

貼文

(封面圖為示意圖/東森新聞)

更多東森新聞報導
群體免疫、無敵星星沒用?醫曝BA.4、BA.5恐怖特性
BA.4、BA.5現蹤 專家示警:恐爆發新一波疫情
政府發錢了!這類人最高領3萬 明天就能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