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有許多的書籍和課程,指導成年人如何做好投資理財規畫,卻很少有人願意花時間教導孩童從小培養正確的金錢觀,為什麼?因為多數雙薪家庭父母,每天不是忙著賺錢,就是不喜歡、也不知道該如何和孩子討論金錢這件事。
現在,大家最常說不管是人際上或是生活中,都要懂得斷、捨、離,這樣日子才能夠過得比較輕鬆自在,自然而然內心的滿足和成就感就會提升。同樣地,這個道理也適用於職場,最好能夠遠離小人、是非,經常招來貴人、好前途。但說來簡單,我們總不能把機車老闆當成舊衣服一樣,隨手一扔轉頭就走吧。
前幾個星期,一位獵頭經理再次與我聯絡,講述目前有個非常適合我的職缺,乍聽之下好像很不錯,但劈頭我就先表明,我是一位超過55歲的女性資深經理人,以目前的就業市場來評估,勝算機率是很小的。為了維持友好關係,還是答應他當個陪榜人員,也順便看看現在企業人資部門的獵才思維,是否有與時俱進。
通膨壓力逼得各國紛紛調漲利率,以應對可怕的物價上漲。台灣也無法置身於外,有沒有發現人手一杯的珍珠奶茶現在要價新台幣70元,一個普通的排骨便當超過100塊大洋,上班族每個月必須多支付一成的生活開銷?如果你同時背負房貸,還要付銀行更高的利息。當萬物皆漲只有薪水跟不上物價漲幅時,你可能會掉入錢坑的無底洞裡。
你以為在工作中只有嘴快、辯才無誤、會說話的人,才能深得人心?其實有時候恰恰相反,嘴快是不經大腦思考的回應,辯才無礙是逞強、喜歡掌控和狡辯。不論是在生活中或職場上,說話是一種溝通模式,你一定存著某種目的;只有掌握說的技巧,才能夠清楚表達想法,贏得別人的信賴,並建立好的互動關係。
逛到台北市永康商圈,你的第一印象是什麼?是令人垂涎三尺的鼎泰豐、CP值超高的異國料理誠記、轉角大排長龍的蔥抓餅,還是換了多次老闆的芒果冰店?以前,永康街上的大小餐廳就是我家的廚房,從巷頭吃到巷尾,我們母子三人經常站在巷弄間不知道該吃些什麼;但唯一不變的,是兩個兒子每周一定要去永業書局報到。
好不容易銀行存摺裡存到一筆60萬,這時你會買張台積電股票,還是買輛二手進口車?好不容易公司大賺錢,領到近10萬的年終獎金,妳會興奮地上網買個名牌包,還是選擇投資高股息ETF?選對了,將來你的錢可能會翻倍;選錯了,你的錢鐵定貶值、砍對半。
「怎麼頭殼這麼硬啊!早說過對方絕不會同意,你還執意蠻幹,現在煮熟的鴨子飛了,你是故意搞死我嗎?」老闆這次真的被惹惱了,如果換做是我,可能也會面有難色。職場中,有些人特別固執,同一件事情一定要問很多遍,而且打破砂鍋問到底,最後還是按照自己的方法做事。這些人認為我是很認真、很有想法的,我不是固執,是你們不了解我。
每個月靠死薪水過活,是不是日子很難過呢?如果你發現再怎麼省就是存不到錢,這時你應該逆向思考。無法節流,總可以想辦法開源增加收入吧!當然,想要開源的首要條件,就是先把目前手上的工作做好;接著盤點自身的核心優勢,是否可以運用現在的工作經驗或特殊技能,利用下班和假日時間找份兼職工作。
即將進入2022年,悶了快兩年,你一定希望新的一年帶來新希望,可以再次展現自己的價值,爬上更高的位置、加薪、轉換跑道。但我們一天只有二十四小時,扣掉吃飯、睡覺,還剩下多少時間?如果把這些時間和不對的人在一起,不但浪費時間,對自己的發展毫無益處。以前有位男性友人,只要工作上遇到問題或挫折,就會打電話來抱怨訴苦,剛開始基於朋友的關心會耐心傾聽並給予安慰,後來發現對方只是把我當作情緒垃圾桶,幾次不好的感受經驗後,我選擇遠離這樣的人,你覺得我狠心嗎?一點都不,如果不及時跳出,我也會被他的負面情緒感染並受到不好的影響,變得小鼻子小眼睛。
每到一座城市,我都會習慣性找尋當地最高大樓或鐵塔,登高遠眺整座城市。從以前紐約世貿大樓、帝國大廈,到法國艾菲爾鐵塔、杜拜哈里發塔、馬來西亞雙子大樓、東京晴空塔、上海環球金融中心等。直到2019年,我才站上台北101觀景台,細細品味這座我住了超過五十載的台北城。
繼去(2020)年南韓電影《寄生上流》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影片後,Netflix最近推出的韓劇《魷魚遊戲》又再次創造今年以來最佳收視率。為什麼這兩部講述社會底層窮人的故事,能獲得如此大的迴響?因為影片內容反映出你我的真實人生,還有周遭朋友和多數老百姓生活所面臨的貧困故事。
孩子大了,做父母的總希望能夠幫忙孩子支付房貸頭期款,讓他們可以順利成家立業。畢竟,以現在年輕人的薪資水準,想要獨力買到人生的第一間房,是非常不容易。於是,最近我經由朋友介紹的房仲協助,自己有空也會上網了解市場行情,開始幫孩子找間好房。
想賺價差的人,必須經常盯著大盤,關心股價的漲跌幅,所以會特別小心,也不會一次投入太大的資金,雖然有時候幸運賺到利差高達30%,但因為投入金額只有幾萬元,所以真正的獲利有限。相反的,存股的人,通常投入的資金會越來越多,雖然殖利率(實發股利/股價)只有5%,但因為累積資本可能已達500萬,這時實際配發股息就有25萬之多。
看到以下的故事,低薪上班族千萬不要捶心肝,雖然無法擁有千萬收入,但我相信你們擁有的生活質量,應該是這些高薪主管內心所期盼的。在外商金融圈工作,只要跟對老闆,就有機會占到肥缺,加上自己的企圖心,年薪千萬的高管比比皆是。他們除了坐擁高薪、高額年終分紅,還享有公司配車、交際費等,一年想要存個百萬並不困難;但這些人大都選擇穿金戴銀,手上戴的名錶一支不夠還要系列收藏,高檔服飾掛滿整個衣櫃,因為佛要金裝人要衣裝。當然孩子一定要進入私立名校,這樣才能擠進上流圈,和同儕們具備相同的品味和消費形態,無止盡的花費,讓千萬薪水從左手進右手出,淪為過路財神。
月薪只有3萬就能夠買房,這應該是騙人的吧 ! 不然就是買在海邊,或是山上的小屋 ?志豪從小生長在普通的家庭,父親是位公務員,母親從事會計工作,家中還有阿公、阿媽和一位妹妹。雖然肩負經濟重擔,父母因為生性節儉很會存錢,加上住在屏東生活開銷比起大都市來得少,所以志豪從小生活無慮,想要的、想吃的,父母都會盡量供應。高中畢業後,志豪和妹妹決定北上求學,完成學業後也決定留在台北找工作,於是兄妹倆只能在外租屋。
過去由於網路頻寬問題,加上數位課程的製作總是趕不上多變的教學內容,所以學習仍以傳統實體課程為主,而數位大多運用於輔助性的課前自學或課後複習。其實,遠距教學的技術發展已久,大致上可分為同步與非同步。非同步數位學習是先整合影片、文字、圖案、動畫等教學活動,並製作成數位影片,隨後放置於網路平台上供學員隨時下載學習。
這是一個衝擊的年代,新科技不斷地竄出,創新產業一個一個地蹦出來,連工作職場都因為世代交替問題,產生溝通隔閡、接班斷層,或是無法有效地融合。老的管不動小的,年輕的害怕帶領年紀大的部屬;打死不退的X世代,站著茅坑不拉屎,害得Y族群只能想盡各式辦法逼退老臣,才有機會往上爬。於是亂鬥的宮廷劇不斷上演,從世代交替的角度來看,其實我們應該有更好的辦法來解決組織活化,世代融合的議題。
東奧閉幕後,因為疫情關係,許多台灣選手早已陸續返國隔離中,除了在機場接受媒體訪問,奪牌選手也開啟直播和粉絲們聊聊這些日子的心路歷程。這次東奧帶給國人很不一樣的感受,老將依舊努力拼搏,雖然有些人無法獲獎,但仍贏得無數喝采;被稱為Alpha世代的年輕選手一個一個地竄出頭,從小就跟著教練不斷地苦練,各個還身懷多種技能、謙卑有禮,更不吝於表現真誠可愛的一面,讓X世代的我們瞠目結舌不斷叫好。
好友的女兒小萍,去年大學畢業好不容易考進公家銀行,最近卻經常跟我抱怨:「主管經常打臉她不夠積極,不懂得使用方法」,有時進一步請教老闆該如何做,還會被酸:「連這都不會,公司花錢請妳來,是要妳解決問題,妳還問我?」要不然就是每天開會,主管一直逼問:「為什麼業績做不到,為什麼交辦的工作不能在一個星期內完成,妳的能力怎麼這麼差⋯」另外,部門內有位同事,覺得小萍長得太耀眼了,總是得到其他部門同事的關注,所以只要逮到機會,就會刻意「抹黑」她,而且還把工作都推給小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