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身的日子,總得好好過

單身啪啪啪 劇照(華納提供)
單身啪啪啪 劇照(華納提供)




前陣子我出了一本書,叫做「幸福的起點:一個人,不寂寞」。宣傳的時候,有的媒體會問:「所以,一個人真的可以不寂寞嗎?」第一次被問到這個問題時,當下我有點尷尬,因為以宣傳書的立場,我似乎應該要順著書名給個很勵志的答案像是「當然可以啊!只要有心,一個人生活是最精彩的呢!」

不過賣書不能賣到泯滅良心,就算是沒幾個人看到的媒體專訪,都得秉持著誠信原則,好好回答問題,於是我給的答案是:「廢話,一個人當然會寂寞啊!不過,兩個人、三個人、甚至是一打人在一起,你還是會感到寂寞啊!」(相信我,我真的有說「廢話」這兩個字。)

所謂的「一個人」,當然指的就是「單身」的狀態。一直以來我總覺得這世界有種強迫配對的陰謀,因為兩個人在一起能夠造成的消費總額比一個人來得大,所以我們周遭的一切都在推廣「兩個人才完整」的概念。這種概念發展到了極致,有人就會解讀成「有伴=幸福;單身=悲慘」。這樣的概念不知主導了整個世界多久,一直到這些年,越來越多人可以扛起自己的生活(尤其是女人),社會的進步與逐漸強大的民主概念,讓人們更重視自己個人的生活品質與自由,越來越多人不想因為社會壓力,而強迫走進一段關係;也越來越多人不想因為一段關係,而放棄自己想要的夢想與生活,所以,單身者越來越多,不論是被單身或是自己選擇的單身,不管世界會創造出多少歧視字眼來作為單身女性的標籤,總之,單身者的力量,已經強大到能夠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消費族群時,這個世界,就得好好正眼看待單身族群了。

單身啪啪啪 劇照(華納提供)
單身啪啪啪 劇照(華納提供)


今年農曆新年,有一檔很有趣、專為單身男女所打造的電影《單身啪啪啪》,這片的英文原名叫做How to be Single,直譯應該是「單身的日子怎麼過」,當然我們不是要來討論中英片名之間的差異,只是英文原名其實更貼切於影片故事內容。這部以女性為主的電影,共有四位主角:從沒單身過、第一次被甩卻不知道怎麼過的愛麗絲;愛麗絲的姐姐、獨立自主的工作狂產科醫師梅格;透過精準的數據分析、每天都在交友網站上找Mr. Right的求愛女Lucy;還有一個永遠自信、永遠玩樂、滿口兩性經的胖妹羅蘋。

故事裡的每個單身者,原本都堅守內心給自己訂下的那個「絕對」,但人生最後就會把她們帶離那個「絕對」,而所謂「幸福的起點」其實是藏在那絕對的反面:梅格「絕對」不要小孩,相信「絕對」不會有男人會接受她必須長時間工作的狀態,然而人生際遇讓她見到孩子的可愛,也找到因為愛她而願意接納她一切的男人;露西相信所謂的真命天子「絕對」可以透過數字分析以及網路篩選的條件而找到,但每次經由縝密篩選出來的「好男人」,骨子裡全是王八蛋,最後她的真命天子,則在她毫無防備、完全意料之外的狀況下遇上;而每天跟露西在酒吧裡抬槓的花心酒保湯姆(對,裡面也有單身男子),原本「絕對」不要跟女生有長久關係,最後卻不小心愛上不該愛的人,只好認愛低頭,改變習性;而女主角愛麗絲,不停尋尋覓覓,想要填滿無趣的單身生活,卻忘了單身最重要的不是玩樂,而是趁著這個難得的自由時光,去做有伴時無法做的事。而這也正是整個故事要告訴我們的核心:單身的時候,也要好好過日子,單身的美妙之處是在自由,而不是給自己訂規矩、立界線。是的,這樣有稜有角的人生規則看似很剛強,但這是生活,不必給自己立下宛如校規般的條款,只要把自己的日子過好,為自己負責,這才是單身自由的美好真意啊!

其實,我們沒必要倡導「單身最好」這種想法,就跟誰都不該說「找到另一半才是人生王道」,因為單身或有伴,都是生活的一種模式。說穿了,單身的人如果有機會,大都也會想找一個人共度一生,而在適合的人出現之前,難不成人生就不要過了嗎?人總是得盡全力把自己活好,總是得想清楚「自己究竟需要什麼」,不要隨著他人的說法起舞,也不必硬給自己的人生加上框架。如果妳真的比較享受單身的自由,那就別管他人怎麼想,好好過一個人的日子;但如果妳最終還是希望有個人相伴,那也別怕失面子,明明想要被愛,表現出來的行為,卻是在抗拒愛,別被壓抑的社會給教壞了,想被愛是人的本能,並不丟人現眼啊!

《單身啪啪啪》這片名或許讓人有點害羞,但在農曆新年暨西洋情人節的檔期出現這樣一部片,還真是單身者救星──我們終於可以不必跟一堆情人湊在一起看好相愛的浪漫愛情片,因為明明老娘/老子我就是單身啊!

喔對了,你可能會想問,那那麼滿口「如何把男人」大道理的胖妹羅蘋,對應到現實是什麼樣的角色呢?嗯,我想,她很像所謂的「兩性作家」──道理一堆,給你參考,但是呢,對你未必適合。

總之,看你抉擇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