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退休制度可能破產,該怎麼思考職涯?

「37%的日本年輕人,認為自己會工作到死,沒有機會退休。」這是人力顧問公司萬寶華(Manpower Group)的調查結果。這項研究橫跨了25國、統計1萬9000名出生於1980~2000年新世代工作者的意見,結果顯示,全球有12%的年輕工作者認為自己沒機會退休(最悲觀的是開頭提到的日本),而34%認為自己可能在65~69歲時退休,只有14%的人認為自己還能像父母輩一樣,在60~64歲時退休。


雖然這項調查範圍並不包含台灣,不過人口老化速度世界第一的我們,情況大概不會比日本樂觀到哪裡去。過去被認為草莓族、沒抗壓性、沒定性的七、八年級生,很可能會是最勤勞的一個世代,他們將工作至死方休,沒有退休享福這回事。至於退休金問題,更是「很可怕,不要問」。

年金改革是台灣的重要議題,勞退基金會不會倒我不敢說,不過面對一個未來「領的人多、繳的人少」的基金,若想讓它不倒,邏輯上就是幾招:領的人少拿一點、繳的人得繳更久(退休年限往後延)、繳更多,此外或許能用通貨膨脹吃掉你的退休金(一碗牛肉麵100元的時代,你的退休金6000元;一碗牛肉麵180元的時候,你的退休金還是6000元,退休金帳面上沒減少,但能買的東西變少了)。

按照台灣目前的人口推移狀況,現在才加入職場、開始繳退休金的工作者,或許把退休金當成稅來繳,對領回一事抱著不期不待的態度,可能比較沒有傷害。

台灣的總體勞動人口已經開始下降,對年金與退休制度造成衝擊,現在的工作者可能必須面臨長達50年的職涯(25~75歲)。如果你退休後不知道還有沒有退休金拿,就算有錢也不知道還有沒有命花,那麼思考工作的方法,也應該要和從前不一樣。

因應就業模式的改變,工作者可能得思考以下幾種變化:

第一、工作和興趣應該結合或區分?

仔細想想,退休並不是人類社會的常態,而是工業革命與民族國家形成後才產生的就業制度,若再次消逝在社會中,也不是不可能的事。過去我們能用「先賺錢,想做的事等退休再做」,但如果職涯長達50年,工作必須至死方休,那可能愈來愈多人會選擇把興趣做成一份事業,就像農人一輩子都是農人,畫家一輩子都是畫家一樣,找到可以終身投入的熱情。

第二、也許職涯將分成好幾段,而非一次做完。

長達50年的職涯,很可能不會只有一份職業。未來或許分段式的職涯會成為主流,工作一段時間、離開職場去進修一段時間、再換到下一個職場工作一段時間、再離開職場進修……工作與學習的循環成為終生的課題,轉換與跨界可能變得更常見,而不是有一種技術就可以存活幾十年。

第三、也許退休也會分成好幾段。

設計師Stefan Sagmeister在TED的演講「休假的力量」中,分享他個人「每隔七年休息一年」以恢復創作靈感的過程。或許未來工作者也會每工作幾年就「退休」一次,再展開下一個工作與退休的周期也不一定。
第四、退而不休。

由於年金與退休年限的改變,從前理論上應該退休的人或許還是得工作,就像電影《高年級實習生》的勞勃狄尼洛,可能在非營利組織、非政府組織或企業組織裡,擔任非全職的顧問,領少一點的薪水,繼續工作到真的做不動為止。

人口結構的改變、年金制度、退休制度的衝擊,肯定會影響每個人的職涯,工作者思考生涯的方式也需要隨之調整。雖然以上的猜測未必真的會發生,但未來可能出現更多不同的變化,有事沒事多思考自己的工作與未來,不一定能成為什麼偉大人物,但若能讓工作變得更有趣、更有意義,就不枉走過這一遭了。

《網友觀點》Yahoo奇摩新聞歡迎您投稿!對於這個社會大小事有話想說?歡迎各界好手來發聲!用文字表達你的觀點。投稿去---->http://goo.gl/iRPx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