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BC示警台灣97%能源靠進口 恐供電不穩衝擊半導體業

美國媒體CNBC以「台灣的能源緊縮可能對全球半導體產業帶來衝擊」為題,報導「世界半導體強國」台灣正面臨缺電,可能對需要大量能源與電力的晶片製造業帶來營運風險。

CNBC報導指出,台灣主要能源來源為煤炭和天然氣,97%以上的能源需求仰賴進口,對其他國家的嚴重依賴使台灣容易受能源供應中斷的影響。

大西洋理事會全球能源中心高級研究員韋伯斯特(Joseph Webster)說:「台灣面臨能源緊缺,但更重要的是電力短缺。」

台灣在過去7年發生3次大規模停電,例如2022年3月3日的大停電就影響全台549萬戶用電,日前桃園也有多起小型停電。

  • 2022年興達電廠設備故障 全台多點停電

韋伯斯特認為,雖然停電的部分原因是電網老化,但電力短缺主要是台灣電價過低,導致供不應求所造成。

經濟部已自4月起調漲電價平均約11%,截至去(2023)年台電虧損逾3820億元,上漲的電價能否彌補虧損缺口還是未知數。

  • 電價4月起平均調漲11% 台灣發電成本究竟有多高?

根據大西洋理事會統計數據,2023年的工業用電佔台灣總消耗電力的55%以上,也預估2021年至2030年,台灣半導體製造業的電力消耗將增加236%。

韋伯斯特表示,若台灣因電力供應有限而必須在未來更頻繁實施限電,半導體產業將遭受損失,且任何能源中斷都會減慢晶片製造速度,並提高全球半導體價格。

針對缺電影響產業發展的疑慮,經濟部長郭智輝今(12)日回應,經過精準計算,以目前所準備的電容量而言,台灣電力是足夠的。

  • 外媒憂台缺電將衝擊全球AI發展 經濟部:經精準計算電力足夠

更多公視新聞網報導
北巿2024跨年避免影響住戶 彩排及晚會全程噪音監測
台灣半導體逢雙重考驗 王美花信心喊話
台灣美術雙年展11/5登場 以「問世間,情不為何物」發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