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N前北京分社長齊邁可:中國驅逐外媒、阻止西方報導帶來「不幸」後果

如今,缺乏記者向世界傳達中國的豐富性、複雜性和人性。齊邁可認為這是非常「不幸」的。

世界透過媒體瞭解中國,中國則希望透過媒體樹立國際形象。然而近年來中國大量驅逐外媒,迫使許多記者被迫到中國以外的地方進行觀察與報導。同時,中國不願與外媒進行有意義的交流,造成報導無法包含足夠的中國視角。在這樣的困境下,記者該如何找到報導中國的出口?缺乏在中國的實地採訪報導,對外界以及對中國本身又將產生何種影響呢?

美國新聞與紀錄片艾美獎得主齊邁可(Mike Chinoy)20日在台大新聞所舉行新書發表會時指出,一些報導無法包含足夠的中國觀點並非記者的錯,而是中國政府的選擇。他也反駁西方記者對中國抱有偏見的觀點,「記者們會盡力從各方面獲取信息,但如果中國方面不願合作,只能怪自己。」

「西方新聞與中國當局之間的緊張關係有更深層的原因。這實際上與新聞本身的性質有關。」齊邁可指出,新聞的角色是照亮黑暗之處,追究強大利益集團的責任,給予無聲者發聲機會,無論派駐北京、台北、華盛頓或哪裡,記者都是這樣的,「因此我不認為這是記者討厭中國的表現。」

他進一步表示:「事實上,我訪問的大多數記者,不僅不討厭中國,他們還喜歡中國。我自己也是,我在成為記者之前就對中國著迷。」齊邁可2月出版了最新著作《中國任務: 美國駐華記者口述史》,該書匯集上百位傑出美國駐華記者的訪談,記載了中國近80年歷史的新聞報導幕後故事。

<cite>美國新聞與紀錄片艾美獎得主齊邁可(Mike Chinoy)3月20日在台灣大學新聞所舉行新書《中國任務: 美國駐華記者口述史》發表會。(蔡娪嫣攝)</cite>
美國新聞與紀錄片艾美獎得主齊邁可(Mike Chinoy)3月20日在台灣大學新聞所舉行新書《中國任務: 美國駐華記者口述史》發表會。(蔡娪嫣攝)

儘管在中國第一現場報導的記者冒著生命風險傳遞真相,但隨著國際社會對中國態度變得兩極對立,關於中國的新聞也時常被簡化為「反中」或「親中」論述,或被抨擊內容偏頗。針對《風傳媒》提問,人們如何更好地理解與評價關於中國的新聞報導?齊邁可表示,首要的是,新聞消費者應該努力提升自己對新聞工作方式的理解水平,甚至學校應該開設新聞識讀課程。

齊邁可指出,當人們更了解新聞如何運作、記者如何工作時,「你看到一則報導,就能更懂得審視『他們引用了誰的話?使用了什麼事實或數據?記者是在首爾、北京或其他地方發出報導的?』此外可以在網上查找『作者寫過什麼文章?訪問了誰?』如果只訪談來自保守智庫的某個人物,你就應該意識到這一點。」

齊邁可建議閱聽眾,當你作為更加理解新聞的精明消費者時,你受到新聞的操縱就越少,並且越能真正鑑別你所閱讀的內容是否合乎邏輯,「這也是為什麼我要出版一本書,傳承新聞事件的幕後故事與關鍵經驗。」

<cite>美國新聞與紀錄片艾美獎得主齊邁可(Mike Chinoy)3月20日在台灣大學新聞所分享新書《中國任務: 美國駐華記者口述史》,這是他當年在中國的留影。(蔡娪嫣攝)</cite>
美國新聞與紀錄片艾美獎得主齊邁可(Mike Chinoy)3月20日在台灣大學新聞所分享新書《中國任務: 美國駐華記者口述史》,這是他當年在中國的留影。(蔡娪嫣攝)

近80年報導中國的幕後故事

齊邁可1987年至1995年間擔任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首任北京分社社長。在台大新聞所舉辦的新書發表會上,他分享了20世紀至今美國駐華記者與中國國家監控體制的拉扯與較勁,堅持報導真相的故事。

從1949年開始,幾乎所有西方記者都被迫離開中國,多數人待在香港觀察中國,閱讀中國官方訊息來試圖解讀其中的線索。直到1970年代,尼克森(Richard Nixon)訪問中國、中美建交,中國才准許美國新聞機構在北京開設分社。但美媒記者仍面臨諸多限制,如採訪需提前10天向當地政府申請許可、由政府指定的嚮導陪同等。在監控環境下,與一般中國百姓接觸也極為困難。

時間來到1989年,齊邁可指出,時任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yov)應邀於5月15日訪問中國。對於鄧小平而言,這是終結中蘇交惡的外交成績。中國政府特別放寬外媒在中國採訪、派駐記者人數與先進直播裝備的限制,甚至准許CNN在天安門架設直播器材。

齊邁可表示,中共希望把戈巴契夫與鄧小平會晤的隆重場面傳遍全球,不料天安門廣場當天卻被高喊自由民主的學生占滿,迫使政府臨時取消戈巴契夫的露面。6月3日至4日間,解放軍鎮壓抗議活動,美聯社攝影師魏德納(Jeff Widener)拍攝到的「坦克人」,亦成為歷史經典之一。

<cite>拍下六四「坦克人」,美國攝影師魏德納說「你不能逼別人認識歷史」,但「天安門事件永遠不會消失」。(美聯社)</cite>
拍下六四「坦克人」,美國攝影師魏德納說「你不能逼別人認識歷史」,但「天安門事件永遠不會消失」。(美聯社)

在1990年代,為了吸引外國投資,中國放寬了對外國記者的限制,並且報導重心逐漸轉移到社會和經濟變革上。對此,齊邁可指出,這一時期的報導形成了一種「矛盾」:不僅需要關注報導政治異見人士被監禁的事件,同時也要報導中國經濟快速發展的成果。2008年北京奧運會則是這一時期的高潮。奧運前,中國政府放寬了許多對外國記者的限制。然而,隨著奧運結束和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中國開始展現更加自信和強硬的姿態,不如先前積極對外媒開放。

齊邁可表示,進入到2010年代,記者利用中國全球化、市場化發展的機遇,揭露了涉及中共高層的金權內幕。《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記者張大衛(David Barboza)撰寫的〈溫家寶總理家人的隱祕財富〉,讓《紐時》網站在中國被封鎖。《彭博》(Bloomberg News)記者傅才德(Mike Forsythe)的〈習近平的百萬富豪親屬 揭發權貴階層的財富〉調查報導遭編輯台審查,傅才德並因此在中國遭遇死亡威脅。

這也導致中國政府對外國記者加強監控。2019年,中國外國記者俱樂部發布年度報告,顯示82%的記者在報導過程中遭受騷擾、干預或暴力,70%的訪談因中國政府的行動被取消。

<cite>2024年3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幕式。(美聯社)</cite>
2024年3月5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開幕式。(美聯社)

從境外報導中國的方法有哪些?

齊邁可指出,如今大多數記者必須從國外進行對中國的報導,再次回到像1950年代對中國官方訊息進行詳盡比對的情況。雖然無法親自前往中國,但現代記者擁有當年無法想象的工具,其中之一就是網路與社群媒體平台。例如,《紐時》曾透過檢視中國官方機構網站上發布的訃聞,發現在2022年12月疫情解封後,訃聞數量大幅增加,反映新冠病毒感染情況嚴峻。

他補充道,商業衛星影像是另一個重要的工具,衛星影像是揭露新疆再教育營設立的關鍵證據。另一個例子是CNN在2022年的報導,揭露了北京市外的殯儀館在封控政策解除後的情況。這座殯儀館原本不太繁忙,但隨著成千上萬人因感染新冠病毒而死亡,汽車開始擠滿停車場。

他在結論中指出,實地採訪是做好新聞報導的基礎,但對中國和中國人民持正面態度的記者卻受到了在當地採訪的限制,這是外國媒體難以採訪中國最不幸的後果之一。此外,這在中國民眾心中形成了一種觀念,即外國記者是壞人或間諜,因此他們不願意或害怕與記者交談。

「結果是更多報導都集中在中美衝突上,因為官方聲明、外交或外部關係的報導更容易製作。但遺憾的是,缺乏記者向世界傳達中國的豐富性、複雜性和人性。」齊邁可認為這是非常「不幸」的,「在理解中國的過程中,理解中國的人性至關重要,尤其是當中國與許多國家的關係陷入交惡。因此,這並非報導中國的理想時機。然而,我們仍應堅持努力去理解中國。」

<cite>2021年11月,人造衛星揭露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新疆沙漠設置模擬美軍航母的「靶艦」(AP)</cite>
2021年11月,人造衛星揭露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新疆沙漠設置模擬美軍航母的「靶艦」(AP)

 

更多風傳媒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