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新研究揭確診後症狀跟接種疫苗劑次有關!打滿三劑確診後「喉嚨痛」最多

國內這波本土疫情已快走出高原期,而接種疫苗可於染疫後有效預防重症,近期一項新研究顯示,由於新冠病毒不斷演化,其主要症狀已與以往不同,且還會隨疫苗接種劑次而有所不同。

根據《THE HILL》報導,由馬薩諸塞州總醫院、哈佛 TH Chan 公共衛生學院、倫敦國王學院、斯坦福大學醫學院與 ZOE 健康研究共同研究發現,無論是否有接種疫苗,染疫後最常見症狀為喉嚨痛、流鼻涕、持續咳嗽和頭痛。

不過若單獨就接種疫苗劑次觀察,無接種新冠疫苗、完整接種、無完整接種三種狀況染疫後發生的主要症狀也有所不同,若為完整接種者,染疫後最常出現喉嚨痛,其次為流鼻涕、鼻塞,再來才是持續咳嗽和頭痛。

而若為僅接種一劑或兩劑新冠疫苗,染疫後最常見的症狀則為頭痛、流鼻涕,再來才是喉嚨痛、打噴嚏以及持續咳嗽;至於未接種疫苗者,最常出現頭痛,接著依序為喉嚨痛、流鼻涕、發燒以及持續咳嗽。

接種疫苗後染疫較未接種疫苗更常「打噴嚏」

研究發現,在完整接種疫苗的受試者中較少發燒以及覺得喘、喪失嗅覺,像是未接種疫苗的受試者,染疫後也很少覺得喘及喪失嗅覺,特別的是,打噴嚏並不是以往確診過後的主要症狀,不過這項研究發現,接種過疫苗的人也比沒有接種過疫苗的人更常打噴嚏。

雖近期出現 BQ.1.1、BQ.1 及 XBB 變異株出現,但現在 BA.5 仍為主流病毒株,邁阿密浸信會醫院醫師 Sergio Segarra 也表示,觀察到年輕患者在染疫時會感到極度疲倦。

而除了上述常見症狀以外,最近「新冠舌頭」的症狀也引發關注,根據 ZOE 健康研究發現,每個發生新冠舌頭的人的症狀也有所不同,有些以口乾表現,有些則是舌頭出現白斑、腫脹、潰瘍。

此外,也有些人在染疫後出現地圖舌,不過大部分地圖舌為無症狀,至於地圖舌的發生原因,根據《Healthline》報導表示,當身體面對新冠病毒時會產生免疫反應,在身體各處都可能會引起發炎,此外,新冠病毒也會攻擊唾液腺,導致唾液分泌減少,讓人覺得口乾。

不過新冠舌頭是否為常見症狀還有待觀察,目前看起來相當罕見,最常見的新冠症狀仍為流鼻涕、頭痛、疲勞、打噴嚏及喉嚨痛。

文/李祉函 圖/何宜庭

更多Heho健康網文章

COVID-19/比照日、韓?美對台旅遊建議「降為1級超安全」 但確診者特設投票仍受阻

11月1日開放第七輪家用快篩實名制!幼兒、長者可免費領取

◤兒童疫苗開打!居家備品超前部署◢
兒童防護專區!打完疫苗也要保護好
4D立體 各式透氣醫療口罩下殺中
夏日戲水玩沙 大人小孩必備好物
涼夏節熱推商品 特談優惠搶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