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adget 元宇宙教室:元宇宙與 NFT 的微妙關係

Engadget 元宇宙教室
Engadget 元宇宙教室

歡迎來到 Engadget 元宇宙教室!本系列文章將會深入探討元宇宙、VR、NFT、虛擬土地、加密貨幣等話題,讓各位了解這種虛擬世界的最新發展以及注意事項。

關於「NFT」這個東西,想必大家在過去一年裡都已經聽到過無數次了,而且很容易就會和加密貨幣、區塊鏈、去中心化、元宇宙等一系列的熱門關鍵字綁在一起。一般人聽到 NFT 大概就會想到近期一堆網路梗圖、畫作、甚至是音樂、短影片被炒作到天價的新聞,但這又和元宇宙有什麼關係呢?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到什麼是區塊鏈。區塊鏈可以說是一本公開的「帳簿」,記錄著某甲將某個物品交易給了某乙。如果這個交易的物品是虛擬貨幣的話,那這就是個「同質化代幣」,因為每一枚貨幣都是一樣的。而如果交易的物品是區塊鏈上獨特存在的話,那這就叫做「非同質化代幣」,由區塊鏈的程式來確保它不會有複製品出現。非同質化代幣英文為 Non-Fungible Token,簡稱 NFT 了。

陳奐仁的 <a href="https://opensea.io/assets/0x495f947276749ce646f68ac8c248420045cb7b5e/80894775307358079164618835691489741537994584361286737678774035279876506779649" rel="nofollow noopener" target="_blank" data-ylk="slk:"Nobody Gets Me";elm:context_link;itc:0;sec:content-canvas" class="link ">"Nobody Gets Me"</a> 音樂 NFT 在 OpenSea 上之交易記錄。
陳奐仁的 "Nobody Gets Me" 音樂 NFT 在 OpenSea 上之交易記錄。

一旦 NFT 被交易後,它會和其他的交易一樣,在區塊鏈的「帳簿」上留下記錄,由此可以確認物品的所有權。區塊鏈的這個帳簿也是分散存在於多處的,也就是說它並不存在於某個大公司的伺服器上,而且有著非常多的備份。如此一來可以增加資料的安全性,但是要讓這麼多備份都同步,便需要依靠大量的加密計算,來確保一致性。這個加密計算要花費大量的電力,使得區塊鏈上的交易成本並不低。

在了解了何為 NFT 之後,那它跟元宇宙有什麼關聯呢?以小編這段日子參考了各種資料來看,其實嚴格來說關聯性並不大,頗有一點沾得上邊的題材都全部拉在一塊行銷的意味。不過當中還是有些頗引人深思的應用方式,這裡讓小編試著與大家分享。

首先,是元宇宙的世界因為是以「虛擬化身」的方式,將你具現化到元宇宙世界中,因此相對於我們一般逛網站時相當抽象的「登入」方式,你在元宇宙中會更加在意你的化身在外型、暱稱等各方面是否能保持一致。在普通的網路世界我們其實經常在用類似的服務,像是大部份的網站在註冊時都能選擇用 Google 或 Facebook 帳號,這樣只要一個按鍵就能將你的關鍵資訊,甚至是頭像直接導入,簡化註冊的的程序。

但這麼做方便是方便,可是也會有人擔心如此一來 Google 或 Facebook 等服務將擁有過大的權力,而且天知道他們在搜集你的什麼資料。如果能將你的個人登入訊息和虛擬化身製作成獨特的 NFT,放到區塊鏈上的話,就能避免與其他人「撞衫」,並且只要前往的元宇宙支援該區塊鏈,你在進入的瞬間理論上就能讀取你的資訊,不用經過第三者的公司,降低大公司的控制力。

Visitors walk in front of
Visitors walk in front of

再者,是虛擬世界中的財產權。這個同樣是牽扯到了大型科技公司如果能主導虛擬世界財產的買賣(例如抽取一定比例的「服務費」)的話,會是個相當可怕的事情。因此有提倡將所有虛擬世界的土地、建物、或甚至是一般物品都製成作 NFT,如此一來就能避開大公司,進行更公平的交易。而一旦物品的擁有權被確定後,在虛擬世界中也可以和虛擬化身一樣,在不同的元宇宙世界中使用,而 NFT 也將保證它們是獨一無二的。同樣的概念也能套用到元宇宙的遊戲中,確保遊戲物件的稀缺性呢。

最後,也有以 NFT 做為「管控」元宇宙存取的做法。舉例來說,擁有某些 NFT 的人將成為元宇宙特定區域的「VIP」,又或是以 NFT 做為門票,參與演唱會之類的。這些都是考慮到了元宇宙的分散性,以及同樣對於將這些管控交由大型科技公司來進行所可能帶來的危害,而提出的應用方式。

Engadget 元宇宙教室
Engadget 元宇宙教室

不過,小編認為 NFT(和區塊鏈)技術有著三大難關擺在眼前。首先,如先前所提過的, NFT 的使用成本其實是非常高的,因為區塊鏈要花費大量的運算資源,來確保節點同步性的特性。這使得加入資訊到 NFT 上和交易 NFT 不僅花錢(要付費給礦工;也就是「gas fee」),而且極度的費電。目前大部份的 NFT 所使用的 Ethereum 區塊鏈,其推估能耗可達每年 100TWh 左右,而且還在不斷攀升當中。做為比較,台灣的年用電量約為 271TWh,還不到 Ethereum 的 3 倍。這除了對環境的影響外,也讓人懷疑區塊鏈技術產生的經濟效果,是否與其龐大的耗電量相匹配。

第二個難關,是目前並沒有保證哪個區塊鏈會成為元宇宙的標準,或是根本就不會有哪個區塊鏈成為標準。NFT 如同前面所說明的,只是在它存在的區塊鏈上具備獨特性,並不能保證在其他區塊鏈上的所有權或獨特性。以當前的網路界做為類比,世界上不同的地區因為政治、產業發展等因素,而選擇不同的區塊鏈來發展 NFT,是再正常不過的事,而一旦競爭的區塊鏈多起來了的話,無疑將直接衝擊 NFT 核心的「非同質化」特性。

NFT
NFT

最後的難關,是法律和法規可能的限制。法律規章落後技術發展數年乃至十數年是家常便飯的事,而且即使有了這麼多額外的時間,國會諸公們對於到底技術的本質是什麼、如何有效地管理、國家應該在什麼地方介入,也很難說有個正確而通盤的了解。當前的網路界便是在放任發展了超過二十年後,才開始認真建立隱私權相關的法律,但常常還是覺得有些未逮之處。NFT 做為一個更加新穎,而且還標榜著更難被政府管理的技術,勢必會面臨著更多與政府管理間的磿擦,特別是牽扯到金錢交易的部份,很難想像政府不來插一腳的。

NFT 可以為元宇宙帶來諸多的好處,但除了加密貨幣界大力提倡的聲音外,似乎對於一般用戶來說,它並沒有太多實質的好處。能夠存在 NFT 上的東西,也能安全地存放在大型企業的伺服器上,而且能以遠比 NFT 有效率的方式應用。如果現在的人不介意以 Google 帳戶登入所有的網路服務的話,那大概也沒理由會介意用 HTC Vive 帳戶登入所有的元宇宙。這樣說來,NFT 的願景是畫得很美好,但它真能擺脫「流行語」的身份,真正在概念打動用戶,成為元宇宙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嗎?現階段,這還是有待觀察。